女人哭了,當孩子委屈地掉下眼淚,叫囂著為什么別的同學有手機而他沒有的時候,女人哭了,對這個世界,女人真的有點看不懂了。學校要求著不允許用手機,可是每一次看兒子上游戲,確實有很多同學在游戲上玩耍。如果不讓他玩游戲,他就失去與同學聊天的話題,可是他的學習成績那么差,不能讓他玩手機。所以他在辛苦地背完五首古詩想玩下手機的時候,還有英語要背,他哭了,他不喜歡背英語,看著英語他就很陌生。
看著委屈地叫著要手機的孩子,女人恍惚看到多年前,弟弟叫囂著在母親跟前,讓母親把家里唯一的房子過戶給他,讓他結婚,理由就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甚至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結婚還借錢買車。這里確實是如此,但這不合道理啊,啃老還啃得理所當然,啃得不覺得羞恥,啃得讓父母覺得不把血給孩子吸干凈就不是好的父母,就對不起自己的孩子。
自己的孩子,當然也包括女兒。兒子要房子,女兒要車子,大多數家里都是一個孩子,如果是兩個孩子的,就會有兒子去要,女兒靠邊站,最終女兒都不愿意回娘家。最后可憐的是老去的父母,父母還能忙得動的時候,可以把一切都給孩子。
當父母忙不動的時候,需要兒女的照顧時,沒有辦法再給兒女啃老時,這個時候,兒女已經成家,但不可能立業,啃老的人有舒服的日子過怎么可能想著去奮斗。在一個人生命最需要奮斗的年紀不去奮斗,一切都靠父母來成全,等到父母老了,他們的兒女也大了,想奮斗也無能為力了。
父母只能顫微微地互相攙扶著走在出租房的路上,因為他們的房子給了兒子或者女兒,他們哪還有余錢去購置新的住宅,就是有點錢,也給兒女揮霍掉了。如今兒女也是做父母的人,被自己的兒女啃著,好象進入一個死循環。
啃老的風氣讓每一個家族都充滿著悲傷,因為沒有奮斗得來的終究不屬于自己??粗赀~的父母居無定所,自己也無能為力,因為窩里住著自己的兒女,只能看不到父母的悲傷,這又何嘗不是多年后他們的鏡子呢?
所以我想離開,離開這里,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并不是這樣的,真正幸福的婚姻都是靠自己的來營造,也會有一個安逸的晚年。可是這里的風氣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這樣,長大后肯定還是這樣,改不掉,只有走出去,多呼吸下外面的空氣,感悟著別人的生活,知道到底應該怎么去做。
所以女人決定離開這里,去陌生的環境里面強大自己,去呼吸下新鮮空氣,走自己的路,不讓自己后悔,也不要給她的孩子養成這樣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