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內容:
人們面臨的風險可被劃分為保障風險、市場風險和成就風險三類,而我們理財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抵御這些風險。
保障風險
,即無法保證最基本生活水平的風險,一般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形,一是由于意外事故、重大疾病等引起家庭開支突然增加,二是由于失業、破產導致家庭收入突然大幅減少,三是由于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導致國破家滅。企業的輝煌并不會是永久的,很多過去經營良好的企業也有可能面臨經營困難,曾經風光無限的美特斯邦威虧損超過4億,三年關店1600家,波司登、達芙妮和百麗在2016年關店均超過500家。高凈值客戶需要在風險來臨之前精準布局,保證未來的生活水平。
市場風險,即無法維持現有財富水平和社會地位的風險。因為即使沒有遇到任何突發事故,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個人財富增長速度不及社會整體財富增速,我們的現有財富也會被慢慢侵蝕,那么我們也就無法維持現有階層的生活水平。如果我們將社會財富的增長速度看做社會中“錢”的增速,即M2增速,那么我們需要至少保持10%的財富增長速度,但實際上大部分普通理財產品無法達到如此高收益。
成就風險, 即渴望打破財富瓶頸并提升生活水平帶來的風險。該風險主要考慮的是人們對于躍升財富等級的需求,比如對于普通富裕人群,可能渴望成為一般富豪,而對于一般富豪來說,他們則渴望成為超級富豪,然而追求財富升級存在風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最富有的500人的上榜門檻不斷提高,今年已達66.1億元。十年前500富人榜的富人,至今只有93位還在今天的榜單上,也就是超過80%的富豪已經換人,而榜單前十位則已全部更換。富豪從過去以制造業、房地產業領軍人為主,變為現在以TMT、消費等新興產業領袖為主。
建立資產組合,遏制三類風險
在劃定風險類型之后,接著就應該針對每種風險,建立特定資產組合來抵御該風險。
1、防御性資產
對應保障風險的資產為防御性資產,主要功能是滿足家庭日常所需,維持基本生活水平。防御性資產不追求收益,最主要是保證資金的安全。該類資產的業績比較基準可以選擇三個月Shibor率。
構建防御性資產的目的是為了使投資人在任何情況、任何國家都能衣食無憂,保證生活水平。對于構建防御性資產,建議配置現金、貨幣基金、黃金、保險、家族信托、海外資產和人力資本。同時建議進行海外資產配置,例如購置海外保險,可分散地域風險。今年是美聯儲的加息大年,投資者進行美元資產配置的需求進一步加強,如果美國政府支出(如大規模減稅、基建)和私人部門投資支出如果能夠持續,則有望成為推動增長的新動力。
2、市場性資產
對應市場風險的資產為市場性資產,主要功能是抵御通貨膨脹,實現財富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市場性資產承擔市場平均風險并獲得市場平均收益。該類資產的業績比較基準可以選擇M2增速。理論和實證證實,M2增速是刻畫社會財富的膨脹速度的恰當指標。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今年貨幣政策M2增速目標為12%左右,近期M2增速有所放緩,5月末M2同比增長9.6%。
建議將股票基金、量化對沖基金、信托產品、契約型融資項目、債券基金和大宗商品等納入投資組合。
3、進攻性資產
對應成就風險的資產為進攻性資產,主要功能是最大程度實現資產增值,達到財富等級進階。進攻性資產收益一般高于市場平均收益,承擔的風險也較高。
進攻性資產組合,主要功能是助力財富等級躍升。比如財富年增速達到30%。投資產品包括單一股票、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劣后級投資、投資性房產、Pre-IPO基金、并購基金、股權FOF以及另類投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