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2月31日,2022年最后的一天,明天就是2023年了。今天的天氣晴朗,天氣非常不錯。
今天上午將結束第一遍《毛選》的閱讀,計劃繼續開啟第二遍的閱讀,尤其是有關「矛盾論」和「實踐論」這兩篇文章,應該反復閱讀,不厭其煩。讀書百遍,其意自現。好吧,繼續書寫《毛選》(第一卷)的讀書筆記。
【10】
要把官僚主義方式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里去,因為沒有一個同志喜歡它。每一個同志喜歡的應該是群眾化的方式,即是每一個工人、農民所喜歡接受的方式。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1933年8月12日,引自第124頁)
【個人感悟】: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害死人,這是大家形成的共識。自古到今,皆是如此。所以,毛澤東的文章中,對此事非常痛恨,一定扔到垃圾桶中。對于我們現代人的感悟也是非常有益處的。即堅決要拋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11】
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
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
(《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引自第139頁)
【個人感悟】:問題是客觀的,而方法是主觀的。所以,要想解決問題,必須方法得當。如同過河一樣,沒有橋或船,過河就是無稽之談,就是一句空話,所以問題又了,方法必須也要提供,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沒有方法,問題、目標與任務,一切都是空談。
【12】
馬克思主義者看問題,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體。一個蝦蟆坐在井里說:“天有一個井大。”這是不對的,因為天不止一個井大。如果它說:“天的某一部分有一個井大。”這是對的,因為合乎事實。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引自第149頁)
【個人感悟】:看問題,解決問題,必須有大局觀,必須有整體概念。若是像坐井觀天那樣,坐在井中,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就說天空就是這么大,那就會讓人貽笑大方。同時,解決問題就會狹隘與偏見。
【13】
人中間有三歲小孩子,三歲小孩子有許多道理都是對的,但是不能使他們管天下國家的大事,因為他們還不明白天下國家的道理。
(《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引自第155頁)
【個人感悟】: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清晰,就不再解讀了。
【14】
我們固然應該尊重過去流血的經驗,但是還應該尊重自己流血的經驗。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年12月,引自第172頁)
【個人感悟】:回顧歷史,不能忘記歷史,尤其是我們自己曾經流過的血,這些血淚經驗,自己必須銘記在心,且一定反思歷史,反省過去的流血。便于后期更好地更正。
【15】
說戰略勝利取決于戰術勝利的這種意見是錯誤的,因為這種意見沒有看見戰爭的勝敗的主要和首先的問題,是對于全局和各階段的關照得好或關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階段的關照有了重要的缺點或錯誤,那個戰爭是一定要失敗的。
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而不是那種帶局部性的即對全局無決定意義的一著。下棋如此,戰爭也是如此。
……戰爭歷史上有在連戰皆捷之后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有在吃了許多敗仗之后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面的。這里說的“連戰皆捷”和“許多敗仗”,都是局部性的,對于全局不起決定作用的東西。這里說的“一個敗仗”和“一個勝仗”,就都是決定的東西了。
所有這些,都在說明關照全局的重要性。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年12月,引自第175頁)
【個人感悟】:對于戰爭而言,局部與全局,向來就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但是對掌控全局的人而言,一定要局部服從大局,局部可以犧牲,局部為大局服務,而非大局服務局部。這是戰爭的本質。
【16】
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從戰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6年12月,引自第181頁)
【個人感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即我們要從實踐中得到我們想要的,實踐出真知。從戰爭中學習戰爭,是學習戰爭最好的方法,從實戰中學習,從實踐中學習。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