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路上遇到了這個老人,當時有一個穿灰色風衣的女子蹲在老人的攤子前跟老人拉家常,而我是因為想拍一些有意思的人物照而停足。
風衣女子問了不少問題:
比如老人幾歲?
是那里人?
為什么來這里買這些手工品?
一天可以做多少生意?
出來孩子放心嗎?
做這些眼睛看得清楚嗎?……
老人就跟風衣女子一問一答,大致情況是:
來自貴州山區。
家里要種地很辛苦做不動了,這樣來賺錢輕松。
今年八十多了,到底幾歲她也搞不清楚。
生意時好時差,但是能過活下去。
眼睛已經不行了,看得不是很清楚,大多靠的是手感。
……
有關孩子的事沒聽清楚,也因為停下來不少時間,聽得五六分懂,跟老人要求拍了幾張照片。
當時只是想作為一個素材留下來,可是這段時間翻照片,看到這些照片,腦子里會浮現出老人側過頭來回答問題的樣子:安詳,平靜,滿足地帶著微笑。
記得風衣女子豎起大拇指,表達了對老人的佩服,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同情之心:如此高齡還要街頭賣手工藝,好可憐!
當時我就站在一旁看著她們聊天,什么話也沒有說。
? ? ? ? ? ? ? ? ? ? ? ? ? ? ? ? 01.可憐
老人可憐嗎?
風衣女子從面貌上看也是和善之人,她停下腳步跟一個路邊的老人聊天,除了好奇心也應該有同情心,在聊天中都傳遞了她的善意。
老人這么一大把年紀了,還在街頭做生意,這么冷的天,也沒有看到任何顧客,只有老人低著頭默默地做著她的手工。
我也想說老人可憐,可我沒有資格說,理由是因為老人側過身來的微笑:安詳,平靜,滿足的微笑。
這世上很多人想當然自以為,孰知子非魚。大多數人以自己為標準,來刻度別人的長短,豈知天平已然失了公正。
這個世上,誰也不能說誰的是是非非,因為誰都有自己的理由!
? ? ? ? ? ? ? ? ? ? ? ? 02.滿足
很美的微笑,帶著對生活的滿意,對自我的肯定,內心深處的安詳。
根植在她內心的是一種純樸,她努力地使自己改變,從貴州的山村來到城市,追求比以往更輕松的生活,用自己的雙手來成就自己的希望。
這樣的老人,我們有什么資格去同情她,可憐她?她過得比風衣女子,還有我都要充實而更有理想,不是嗎?
我們常常拿著身外之物的錢財、地位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可也許富足的生活,滔天的權勢滿足不了這些成功的人士。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也許他們看著比自己優秀的人,依然憂心忡忡,仍然腹不自滿,繼續焦慮,渾然不覺淡然的人生也是一種人生的沉淀。
人生的風景,是心安而成的,走路的人也是鋪路的人。滿足也是人生的修煉,不會笑的你,不是財富不夠,而是身心未修。
? ? ? ? ? ? ? ? ? ? ? ? ? 03.當下
老人年有八十余,可依然遵從自己的內心,走自己的路,滿是皺紋的眼睛露出的是人生的智慧。
也許老人沒有文化,沒有知識,可她有智慧。有能力選擇自己的人生,不但想而且做,活在了當下。
佛陀說:我們來到世間,沒擁有過任何東西,也不曾失去過任何東西。因為我們擁有的東西是短暫的,來時是空空的,走時也是空空的。
佛陀引導我們看向未來,存有希望,活在當下。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在自我的自由空間里,用心地付出,完美地詮釋,盡情地徜徉。
只要活在當下,活得自在,不給自己留什么遺憾。
富貴何如?權勢何如?人生求的無非是一個過程。
日日如此?夜夜如斯?人生無常,但求當下。
? ? ? ? ? ? ? ? ? ? ? ? 04.心情
老人一個人坐在街旁,她的側身回頭的微笑,告訴了我:她心情很好!
這些五顏六色的毛線在老人的手里變成了帽子,鞋子。寒冷的冬天,看著這些手工作品,靚麗的顏色撐開了冬天灰色的天空,給人溫暖。
我的心情也不由得也好起來。
街頭的風景,那一抹微笑,那一道靚麗的色彩,熙熙攘攘的過客不知道有沒有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