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買了輛車(黑色大眾朗逸),我陪他去提的車。雖然是朋友買的車,但我感覺也十分興奮,似乎是自己買了車一樣。買了車就要開不是?于是我們興奮地開著車在市區逛游,還去看朋友。期間我也試駕了朋友的車,感覺不錯。
后來問朋友,有車之后,感覺如何,有什么好?朋友答,有掌控感、駕馭感,出行效率比以前高了好多,而且幾十公里、上百公里的距離不再是夢,生活圈子一下子擴大了好多,當然也很有面兒……總之,內心很舒服。我又多嘴問了句,不好是啥?朋友也不含糊:上去容易下來難。這是最首要的。有了車,尤其是新鮮勁兒還沒過去的時候,去哪第一反應都是開車去。而且不能開車到的地方不去。還有,有了車以后就不愿意考慮其他出行方式了,比如擠公交,擠地鐵。當然,以前沒車的時候,經常擠公交地鐵也覺得沒什么,但是有車就感覺不太一樣了。
我默然。內心贊同朋友的意見。是啊,上去容易下來難。有車沒車不一樣,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還有其他類似的情況嗎?有的。
炒股。大家都知道,股市一般規律是7個人賠2個人不賺不賠,1個人賺。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那10%賺錢的人。我最近也在炒股,投入5萬多一點,目前收益率還不錯,接近12%。可我的心態,最近覺得明顯不對了:每天看著,股票起伏,變紅了上漲我就高興,變綠了下跌我就焦躁。內心是只希望看到賺錢,不希望看到賠錢。慢慢的就變成了追漲殺跌的狀態。這跟我炒股之初決定的,長期持有、價值投資的理念和狀態是不一樣的。
職位與薪水。“升遷為什么不是我?為什么這么少?”這種聲音,在職場上也挺常見。我在公司呆了12年,看多了身邊同事、領導的起起伏伏來來往往。也親耳聽過同事領導抱怨自己的職位和薪水。我只認為自己的心態已經足夠平和,能者上庸者下,這是我的正確認知。同時,眼看的比我年輕的人爬到我的頭上成為我的領導,自己多少還是有些不爽。這也是真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樣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能住五星就不考慮快捷酒店,能飛機就不坐臥鋪,能打車就不擠地鐵,能名牌就不穿普通衣裝,能別墅就不買四室兩廳,能寶馬奔馳路虎就不大眾雅迪捷安特→_→能漂亮姑娘就不普通女友……
其實舒適的生活沒什么錯,享受,也沒什么錯。只是要充分考慮到生活成本。享受的背后一定是,以高額的資金付出為支撐的,如果是我們自己賺的錢,而且有能力持續掙錢,那么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理所當然。但如果是依靠別人享受而委身別人(你懂的)或者為了某個奢侈品(比如包包)而借貸,那是不是代價大了點?
其實,我知道,人不是絕對理性的動物。當一種欲望蓋過理性思考的時候,再多的話也聽不進去。然而,如果可以多觀察多思考,還是會好點的吧。這或許是讀書多、經歷多、思考多的好處。由此來看,寫作是一個讓自己冷靜下來,將諸多念頭訴著筆端并強迫冷靜梳理思考的過程,何其有效?何其重要?
能上能下是條龍。就是這樣。
是為文。
1271-銳博-銳博#+橙子學院碼字島第13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