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過的所有書中,《時光倒流的女孩》是唯一一本沒有那么沉重的書。
小說是關于死亡與重新開始的,話題雖然沉重,故事卻很有趣,文字很輕盈,整個閱讀過程是令人愉快的、可愛的、引人深思的。
比如,作者一開始透過一只小狗露西的內心來講述家里16歲小女主人的去世,對一個家庭失去可愛小女兒的悲痛就會顯得沒有那么沉重。
像這樣的書不會那么帶動人的激動情緒,適合慢慢閱讀,是那種隨時可以放得下,閑時就想拿起來的書。
《時光倒流的女孩》,澤文大開了腦洞,故事中所有在人間死去的人,會在一艘大船上醒來,前往一座叫“時光倒流”的小島,在島上過著“時光倒流”的生活。
島上的人都逆生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人間死去時留下的傷疤會慢慢愈合,蒼老的容顏會越來越年輕,對人間的記憶會逐漸淡化,牽掛的人會慢慢忘記,一直變成小嬰兒,然后通過一條小河返回人間。
生命就是這樣一個圓圈,沒有絕對的結束,而有不斷的開始,充滿哲思。
這樣的故事設定馬上讓我聯想到去年的一部動畫電影《大魚海棠》。
所有活著的人類都是海里一條巨大的魚,在與人類世界平行的空間里,生活著其他族群,他們為神工作,掌管人類世界的萬物更新,也掌管死去人類的靈魂,他們的天空與人類世界的大海相連,大海成為兩個空間的“界”。
人穿過“界”,變成魚;魚穿過“界”,變成人。
在人間巡禮的椿,偶然落入大海中捕魚的網,鯤為了救椿在深海中死去。為了報恩,椿從靈婆那里換回了鯤的靈魂,讓鯤在她們的世界里從一條拇指大小的魚長成大魚,不惜毀滅自己,毀滅族群,就是為了讓鯤重新回歸人類世界。
兩個故事設定方式類似的故事,看到對待生死完全不同的兩種觀念!
《時光倒流的女孩》代表了一種對待生死的觀念:期待。
“死”后向“前”看,生命的結束,代表一種重新的開始,這種開始斬斷了生前的牽掛。像書中所寫,小莉茲在時光倒流島遇到了很早去世的外婆,結交了新的朋友,遇到了愛情,甚至養了新的狗,擁有自己全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中逐漸“老去”變成嬰兒,最后在波浪中,重回人間,開始新的輪回。
《大魚海棠》則展現了另一種對待生死的觀念:牽掛。
中國人講,“有所寄托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生命”,哪怕生命結束,也要死得其所,死后還要承載后代的寄托,護佑后代。比如前段時間熱播劇《白鹿原》,劇中白鹿原上的祠堂就是這種寄托的具象化:白興做了不好的事,族長和老先生會說“羞先人哩”;黑娃娶了田小娥,削尖了腦袋想進祠堂見“祖宗”;日本的飛機轟炸白鹿原,全族人躲在祠堂里求“先人庇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