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不僅能保護頭皮,而秀美的發絲還有裝飾作用,使明亮艷麗的面容顯得更加神采奕奕。頭發還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通過對頭發色、質、量的觀察可以了解是否患有疾病。我國古人早就認識到,頭發的生長、脫落、色澤變化與健康美容息息相關。《醫述》說:“察其毛色枯潤,可以覘臟腑之病。”
【白發】頭發全部變白或部分變白。先天性白發常見于白化病,它是由于先天遺傳缺陷所致。少年白發也有顯著的家族遺傳傾向。青年白發可能是遺傳、精神因素、某些營養成分缺乏,某些疾病如結核病、缺鐵性貧血、胃腸道疾病等所引起的頭發早白。老年人白發則是人體功能衰退的生理性反映。中醫認為青少年的白發是先天稟賦缺乏,后天氣血不足;老年人的白發是腎氣精血虛損所致。
【黃發或灰發】長期吃素食的人和患某些慢性疾病可導致營養不足,使人體內某些微量元素如鐵、鋅、銅等缺少,蛋白質缺乏以及身體過早衰老,均可使頭發呈現黃褐色或灰白色。中醫認為黃發或灰發主要是因為血虛,血不養發所致。
【頭發突然過黑】除染發外,科學家發現,黑頭發是黃種人的特有顏色,如果頭發向來不太黑而逐漸或突然變得漆黑,應注意有否患癌癥或腎上腺疾病。
發質的病態改變可以表現為頭發的油膩細軟或干燥枯脆及容易斷落,常見于頭部的脂溢性皮炎。中醫認為前者是溫熱熏蒸,浸蝕發根;后者是血虛風燥,血不濡養所致。
【禿發】頭部斑狀禿發,即俗稱“鬼剃頭”,常與精神因素有關。男性青春發育時,前額發際明顯后移,同時伴有頭發油膩、頭屑增多、頭皮瘙癢,要提防脂溢性禿發。頭頂部頭發禿落,數量稀少甚至禿光,應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如無家族遺傳史,應提防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和膽囊炎的發生。頭發禿落并伴有全身性毛發稀少,常常是內分泌疾病的表現。中醫認為各種禿發是風邪侵襲,氣血瘀阻,濕熱浸蝕毛發,血虛腎虧等因素所致。
PS林析小語:“發為血之余”,“氣血同源”。故頭發的變化可以直觀的了解人體內氣血的盛衰盈虧的變化。中醫有很多養發護發的辦法。附:黑榧烏發方黑胡桃、榧子,適量搗碎,煎水洗發。經常用些方藥洗發,可護發、烏發、潤澤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