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不知看過了多少本書,大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地遺忘了。可有這么幾本書卻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里,揮之不去。
我是60后,自小在農村長大。我們上小學的時候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那時農村人的讀書意識是比較淡薄的,同齡的孩子們在閑暇之余,大多是在野外玩耍,或干些上樹掏鳥下河摸蝦的淘氣事兒。因為我的父母都是教師,對我和弟弟的學習要求自然就多些。我和弟弟又都是老實聽話的孩子,既不會上樹也不敢下河,只能在家里好好看書,所以我們家的文化氛圍比較濃一些。
記得是上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爸爸當時擔任楊各莊小學校長。放假了,爸爸從學校圖書室借回了許多圖書。我一看就歡喜的不得了,把這些書從頭到尾捋一遍,然后把自己喜歡的書挑出來,留著慢慢看。
在這些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南瓜生蛋》。這本書主要講述了解放軍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魚水情深,頌揚了解放軍嚴格遵守群眾紀律的優良傳統。這本書中有兩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一句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因當時年紀比較小,不懂得其中的含義,所以反復思索,慢慢地竟印在腦子里了。還有一句是“針大的窟窿斗大的風,斗大的窟窿鍋大的風。”看過這句話后,我就經常盯著我家紙糊的窗戶想扎個洞試試斗大的風有多大。雖然最后洞沒扎成,但這句話卻記下來了。前些日子和同事聊天時,還提到了這句話呢。
記住《奪刀》這本書是因為我的馬虎。小時候的我看書急于求成,不求甚解。拿過書來,急忙就去看,以至于連書名都沒看清。我一直以為看的是“奇刀”,看到最后才發現書名竟是“奪刀”。唉,深深地自責,也太馬虎了吧?也許是當時的反省太深刻了,以致到現在還記得書名,書中具體的故事情節反倒記不大清了。前幾天特意去網上搜索到了這本書,準備買來再細細品讀一番,重溫一下兒時的舊夢。
每逢假期,我都會到姥姥家住些時日。我姥爺是個木匠,木工活做得十分精致。他還非常愛看書,在他的窗臺、炕頭上經常擺著一些書籍。我在姥姥家住的時候,姨和舅舅們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沒人陪我玩,我就一個人翻看姥爺的書。記憶中最深刻的就是《林海雪原》和《封神演義》這兩本了。
以我當時的年齡看這樣的書,著實有些困難。但我囫圇吞棗,連蒙帶猜的把《林海雪原》看完了。雖然只是看了個大概,但是少劍波的英俊瀟灑,楊子榮的足智多謀,小白鴿的機靈可愛,座山雕的陰險毒辣,還有蝴蝶迷、一撮毛,小爐匠……等等一系列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還能回想起來。
《封神演義》是看了一半就不愿再看的書。記住它是因為它的可怕。那時的我,對于歷史并不感興趣,對于朝代的變遷也不著迷。看《封神演義》,也就是出于無聊,打發時間而已。可是這本書真的把我嚇到了。因為我第一次看到妲己的敲骨驗髓,刨腹驗孕,還有炮烙雙手,比干挖心,蠆盆……,這些對于一個孩子來講,簡直是太恐怖了。所以我常常看到害怕的地方就趕緊合上書,不敢再看。慢慢地我對它失去了興趣,也就不想再看了。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完整地看過這本書。
盡管原因不同,可這幾本書的的確確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記憶里。也算是童年生活的一個印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