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段永平的oppo、vivo和雷軍的小米之間的較量,也像是低調和張揚的較量,踏實落地和心氣高講理想的較量,孰是孰非呢?很難判斷。但從盈利和輕松的角度來說,無疑段永平是贏家。記得我一位投資的朋友梁老師說過,辛辛苦苦拼命工作的價值可能還是不如資本在自己的智慧下不拼命就可以累積所帶來的快感。某種意義上說,我是認同的。
? ? ? ? 吳伯凡在這次的評論里講到,腦子里想的太多行動就會變慢,雜念太多,就很難單純,不單純,效率就會變低。我深表認同。這是我崇尚的極簡主義,也是重點主義,找出本質及重點的能力我想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相當重要的。
? ? ? ? 究竟是少而精好還是大而全好,這是個很值得商榷和考慮的問題,也關乎到自知之明和節約自己的問題,換個角度問:我們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那應該是更多的抬頭看天還是低頭看地呢?這似乎就很容易回答了。所以,更多的把公司現下的盈利做好,穩健運行,還是更多的去為未來做大做全做理想做情懷而奮戰?或許也是個因人而異、因時制宜的問題吧。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段應該會有不同的回答。
? ? ? ? 說實在的,如果讓我選,我應該還是選段永平的方式,接地氣,踏實,找準自己的定位,在細分領域里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他的產品廣告也總是那么精準明晰,從以前的小霸王,到后來的:哪里不會點哪里,so easy!又到現在的: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不得不佩服段永平的精準到位,就像他的股票投資一樣,不能不說這是一位有大智慧和獨到眼光的人。當然,小米也是好的,而且也已經做得很好了,我也希望雷總能做得更好,雖然這是件相當不容易相當辛苦的事情。
? ? ? 舉一反三的思考一下, 如果我們能去找到有需求的行業但是沒那么多競爭的地域和人群,別人忽視了但又切實存在的賣點,并且你把它做到精做到響,做到精準的對接你要攻克的消費群體,其實你是相對容易勝出的。
? ? ? ? 產品再講理念和情懷,終究還是要落實到:賣什么賣點,賣給哪些特定的群體,在哪里賣給他們!這三大點一定要定位清晰,然后從產品的設計、宣傳、定價等等都要圍繞這幾點有效的推進落實下去,我想,終究會成功的。成功總是更眷顧那些準備充分、行動精準的人不是嗎?? ? ? ? ? ? ? ? ? ? ? ? ? So, what can I sell, to whom, and where?These are the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