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楊兄邀請,我與勞動節以觀眾身份觀看了華語辯論世界杯,并寫下感受。本文將分別從線上和線下2個角度分別來表達自己的一些 見解。
在互聯網發展的今天,人們了解一個賽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網搜索。那么當一個用戶在網絡上搜索“華語世界杯”“華語辯論世界杯”會搜索到什么呢?
我們發現一個像了解“華語辯論世界杯”的人很難通過互聯網了解到賽事介紹,賽事進度,報名端口等。這樣是不利于賽事本身的傳播。
個人建議:通過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建立(租用)站點/百度貼吧的方式,將整個賽事介紹,進程進行分類,打包,輸出。讓華語世界杯的整體內容成線性。讓人們更容易的了解到華語世界杯。
同時建立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經驗(我不是百度的水軍。。。)將賽事內容以不同的口吻介紹給大眾。
我們觀察到,在知乎當中是有“華語辯論世界杯”“辯論黃金聯賽”的話題,但是目測應該是網友自行創建,如果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建議在知乎上申請入駐。
(目前知乎辯論話題有52838人關注,并且如果能以機構名義在知乎上開轉專欄能夠獲得較高的“搜索權重”)
如果經費允許可以適當的做一些百度競價排名。
辯論賽其實是有著大量的視頻素材,而現在視頻也是互聯網風口之一,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都能吸引到大量人員的關注,我們觀看到本次華語世界杯引入了斗魚直播,但是現在的直播還是最基本的“監控探頭式”直播,即單純的通過拍攝內容進行吸引流量,而現行主流方式是主播直播 (其實就是體育解說),如果能嘗試引入直播間形式。例如線下透明主播/直播間,線上云直播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本次比賽話題涉及共享共享,競價廣告,國家宣傳、宏觀經濟,都非常具有話題性和參與性,而和傳統辯論賽一樣,我們的辯論的內容會隨著辯論賽的結束而結束,我個人覺得這個對于一個未來希望商業化運作的賽事來說是很大的浪費?,F如今,有很多平臺需要內容注入,需要話題營銷,而往往由于平臺人員能力,網民素質等各方面問題,水平層次不齊,內容差強人意,如果我們把比賽內容既是比賽的一部分,也是網站內容運作的一部分。(例如騰訊今日話題每天就會出一個爭議性話題,先提出自己觀點然后開放投票,最后開放討論,那么我們的辯論內容是不是也可以作為一個優質的內容元進行輸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