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東西的欲望較低,一直沒有提筆書寫
總是一些無端端懶散的理由,加上本來薄弱的表達能力,所以一再地拖沓......
但這些都是個人理由,完全站不住腳~
都說,一個好的作家(姑且這么用),對生活總是抱有強烈的傾述、表達欲望,述諸筆伐……
簡單點,就是牛逼的人生猶如洪水,一發而不可收拾
今天這個選題,也差不多是我最近最想抒發的感情了吧~講了半天的廢話,呵呵,因為還沒想好下一步要寫什么.....
抬頭看了一眼藍藍的艷陽天(心理小計算了一下,出門肯定很熱~),陷入了沉思
這個問題肯定是來源于,沒能很好的完成委托者最終想表達的觀點和基調。理由很簡單,要是能完全表示,那人家還用得著費二遍功夫~
但秉持著遇事不能抱怨的心態(具體做法請參閱【不抱怨的世界】),我開始了對自己的深刻剖析和思考解決方案……
1.毫無疑問,肯定是一開始的溝通和聽者沒能達成高度一致,也可以直白地說,本人的理解能力欠佳,沒能好好地catch住對方思想,溝通出現問題,當然對方表述過快(但甲方是上帝,怎么能挑上帝老爺子的毛?。浚?br> 因此,首先要解決理解和溝通的問題,多數時候,可能對方要的不是多加修飾的內容,而是一針見血、短平快的表達方式,直接有效,不要說甲方不懂得修辭藝術,人家要的只是簡介扼要地表達觀點
2.那么,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像素級的查錯能力。每次寫完東西,都有一種撫摸自己寶寶的錯覺(假裝~)
為什么有這種錯覺?就是不知哪里來的自信膨脹,覺得勞資寫的東西好牛逼、完美、無懈可擊,滿腦子跑偏,雙眼被自己的YY填滿……
所以,還是要多寫,看得多了也就會很客觀的看待自己的作品,中立的評價,甚至做到挑剔般的評價
3.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扎實的寫作基礎。寫作主要是:技法、邏輯、素材和排版
技法,也就是高考時語文老師一再磨練我們的,排比、擬人、對比等技藝,所以功克這一薄弱點,解決之道是,背詞典、好字好句及時摘抄(人家韓寒創作【三重門】的時候,可是把一本字典都翻爛……)
邏輯,則是文章的框架。技法就是文章外在的血肉,而邏輯則是文章內在的筋骨。邏輯的搭建需要我們站在制高點,去高度總結。
素材,俗稱段子、或者圖片及一切表達周邊產物。所以我們要懷著撿破爛的心情,去把一些東西搜集起來,組成體系,變費為寶。在搜索技術及其發達的現在,做到這一點,不難,難得是整理并為我所用
排版,最外在的視覺表達,也是最直觀、最打動人心的最后一步。看過很多完全一樣的文章,但是不同的排版,好的排版會讓一篇看起來枯燥的文章起死回生……
最后,叨逼叨這么久,還有一個神器就是,起一個引起人們欲望+好奇心的標題。
啥也不說了,主動去學習改造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