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25年,堅持每三到五年訓練一項“硬本領”
連續23年,堅持記日記,每日自省
連續17年,堅持每天早上5點起床,開始讀書學習
連續16年,堅持每天1~2杯咖啡,保持充沛體力和精力
連續15年,堅持使用效率手冊,規劃自己的時間
連續9年,堅持旅行學習思考,行走30多個國家
連續5年,堅持每年出一本書
連續4年,堅持創業迎難而上,從沒想過退縮
連續4年,堅持每年演講100場以上,訓練自己的口才
連續3年,堅持自主學習,構建新的知識理論體系
連續3年,堅持與人為師計劃,每年向50個人物學習
這就是GYL創始人張萌萌姐。
我從這里面看都了堅持,只有堅信堅持的力量,你就會成功。每一個成功人背后都是堅持,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滴。
在人生這條路上磕磕碰碰走了許久,有人告訴我時間還需要管理,剛開始我想,時間還需要管理嗎,不就是早上起來上班、下班、吃飯、睡覺…..跟著時間走就好啦。通過一年多不斷的接觸,閱讀時間類書籍,加入圈子,才慢慢體會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果連自己的時間都不能掌控,那真的不能做好其他事。
富蘭克林在自傳中提到:“早上起來問自己,我要做什么?晚上檢視自己,我都做了什么?”人的大腦平均每天有五萬個想法,那我們如何做到高效,可以運用工具收集平時一些事件,做到清空大腦,不讓大腦分心,把精力集中在現有的事情上,平時可以運用手機上的APP隨時記錄事件與靈感,睡前梳理一遍,安排都第二日或者是某一個特定日期。很多人都有在日歷里記錄我在這天要干嘛?在那天要做什么?其實在日記只需要記下在特定的日子做的事,就可以了。比如生日、考試、坐飛機。
葉武濱葉老師,是我時間管理入門的啟蒙老師,讓我有了時間管理這個意識,里面推薦了很多實用的APP,對我來說只有印象筆記在用,其它的都有點不習慣(主要是記錄一些個人資料)。每日計劃與復盤還是《人生效率手冊》好用,紙質的,時刻帶著,提醒著自己,激勵著自己。艾力的34枚金幣管理法初學的我也用了一段時間,還推薦給了不少身邊的朋友,在這里面最大的收獲就是看到了時間的流逝,對時間的紀錄,讓我對時間有了重新的認知。
在《人生效率手冊》這本書里提到一個找到自己人生目標很實用的方法,七個人物法。把你希望成為什么樣人寫下來,再從他們身上找出硬本領,每人三個,通過排列、累加,三個出現頻率最高,就是你接下來需要修煉的硬本領。馬修斯博士的研究表明:你寫下的目標比未寫下的目標完成比例高出39%。把目標寫下來,并把進度告訴朋友的人,這一比例高達76.7%。可見和朋友不斷分享自己的目標進度也會提高自己的達成率。生日許愿,我們要大聲說出來,告訴身邊的朋友,小愿望小聲說(太小了沒必要讓大家知道),大愿望大聲說,開心說(快樂是需要分享的)。
時間管理類別的書多次提到以終為始,要事第一的原則。要事第一就是夢想(你的目標、愿景、價值觀、處理事件的順序)。在我們工作時經常會遇到一堆要處理的事情,利用好工具,三只青蛙,番茄工作法,四象限原則去合理安排事情。我們不要做“好好先生”“差不多先生”。二八定律告訴我們要把精力花費在那20%的事情上。在工作安排上,一件事只能由一個負責人,多人負責就會出現互相推脫責任的現象。
如果你說你很忙(忙=心+亡,如果心都死了,忙又有什么意義),看看人家。日本的吉田穗波帶著三歲、一歲、一個月大的女兒與丈夫一起在波士頓,二年便取得了哈佛學位,更厲害的留學期滿后還懷了第四胎。她對時間管理的原則:就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辦到。首先她對時間管理的經驗值得我深思?為什么她可以做得到?自信,事前準備,再者有她家人的支持。有人會說我做什么家人都反對,請問你如果都不能說服你家人,別人怎么能被你說服呢?
人生如戲,又不是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