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詩寫性情,惟吾所適
五十九、以詩悼友
【原文】丁巳前輩沈云蜚先生館選后,乞假歸娶。逾年入都,以習國書故,僦屋鄰余,欲彼此宣究。未半年,以瘵疾亡。余入奠,見紙墨叢殘,家僮殯殮,為之泣下。哭以四絕句,五十年來,全不省記。忽內子誦之瑯瑯,乃追錄之,以存其人。詩云:“仙山樓閣本茫茫,容易青年到玉堂。底事曇花才一現,已蒙上帝遣巫陽”“明知病體頹唐甚,何事間關萬里來。想是神仙厭鄉土,特教玉骨葬蓬萊。”“幾度蓬門歇小車,揮毫同習上清書。而今難字從誰問,旅櫬灰停一寸余!”“半年湯藥滯天涯,腰瘦何人報沈家。少婦昨宵家信到,催君迎看帝城花。”
[譯文]丁已年前輩沈云蜚先生,被挑選到翰林院內后,向皇上求休假回家娶妾。過了年オ回到京都,因為要熟練掌握國書的緣故,就在我住處附近租下房屋,認為這樣兩人可以被彼此切磋研究。但是不到半年,他就患癆病死了。我到他靈前祭奠的時候,只見筆墨紙硯散亂地放在地上,家人仆僮都忙著安排他的喪事,不由為此傷感流淚。于是做了四首絕句來哭悼他,五十多年來,全都記不清了,忽然有一天聽到妻子瑯瑯誦背這首詩,忙將這首詩追記下來作為對他一點永久的紀念。詩內容為:“仙山本來就很縹渺,樓閣玲瓏,渺茫無法看清,難以找尋得到,然而您卻年紀輕輕就這么容易入了翰林院。而到底為什么你的生命如此短促,就如曇花一現?原是上帝叫你去,派您去掌管巫陽。”“明知道身體虛弱卻為何還要不遠萬里帶病進見呢?猜想一定是神仙厭倦了故土,特意將五骨埋葬在蓬菜仙山。”“我破舊不堪的房院前,曾經幾次停過小車?你我共同筆溫習抄錄上清書,如今遇到難以理解的字,又要去找什么人請教呢?客死化鄉,棺材上的灰塵落得有一寸多厚了。”“半年來遠遠地離開家中滯留天涯,湯藥不斷,身體卻一天天消瘦衰弱下去,有誰能帶信給沈家知道呢?昨天晚上,年輕的妻子寄來一封信,催著你接她到京城好一起觀賞美麗的花朵。”
[筆記]袁枚老先生在這里記錄了他的悼友詩。
詩云:“仙山樓閣本茫茫,容易青年到玉堂。底事曇花才一現,已蒙上帝遣巫陽”
“明知病體頹唐甚,何事間關萬里來想是神仙厭鄉土,特教玉骨葬蓬萊。”
“幾度蓬門歇小車,揮毫同習上清書。而今難字從誰問,旅櫬灰停一寸余!”
“半年湯藥滯天涯,腰瘦何人報沈家。少婦昨宵家信到,催君迎看帝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