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那一句話,“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是啊,陪伴,可是對于常年漂泊在外的人來說,又有多少時間可以真正陪伴在親人的身邊呢?在外久了,我想每一個人都會越來越會珍惜每一次回家的機會,越來越覺得,有親人在的地方,才是心靈慰藉永恒的港灣,有親人在的地方,夜晚的夢里才會多一點點幸福的味道,家,沒有假象作祟,只有真情伴隨。
就像高考完選擇自己的學校、選擇自己的專業一樣,畢業之后選擇自己的工作、選擇自己工作的地方也完全是遵循我自己的想法,父母親很少會干擾我自己的決定。這一點上,我的父母親很明智。所以,從廣東直達北京是我的決定、選擇第一份工作是我的決定、跳槽還是我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完全出于我內心的第一直覺,也從未為做這些決定而后悔過。
依舊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第一視頻,兩個月后順利轉正,所以也并沒有嘗到所謂的“畢業即失業”的辛酸滋味。在第一視頻正式轉正的前三個月,基本與實習期間的工作沒有太大區別,只是身邊走了幾位同事,又來了新的同事,結識了新的朋友。直到有一天,一同事告訴我,《新聞第一眼》要停播了,這是在轉正后的三個月后。
什么?要停播?做得好好的干嘛要停播?我有些吃驚,也有些失落。當初想留在第一視頻,也是因為《新聞第一眼》讓我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想參與到這個團隊中,我想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我想用文字和鏡頭傳遞身邊的人和事。知道這個消息之后,那一天,總覺得有點淡淡的憂傷,有點小小的失落,有點突然失去頭緒和方向的感覺。所以,一整天的工作,略顯無精打采。后來想想,節目的停播,公司層面有自己的考慮,一檔節目的停播,并不代表著從此就不再做原創,并不代表著這個團隊就要分散。但回頭再想一想,對于我自己來說,也應該結合公司的整體布局給自己做一個小小的規劃,實現自己在崗位上應該有的價值。
是的,我想做視頻,我想做原創,當時也特別羨慕身邊的做專屬自己風格的節目的小伙伴,除了《新聞第一眼》,當時第一視頻的《全民大吐槽》、《新聞大字曝》、《大牌來襲》、《兵論天下》,這幾檔節目都做得小有名氣。或者是受這個環境的影響,或者是太過倔強,非得“一根筋”做節目的原因,《新聞第一眼》停播一個星期之后,我自己創辦的奇聞趣事盤點吐槽類網絡節目《新聞啵嗶啵》誕生了。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樣,從一出生、到眾人給它取名、給它穿衣包裝、內容整合、后期制作、推廣宣傳,每一個環節都要為它好好謀劃,還要多一點點的擔心。從一開始特別low到最后一期自己比較滿意,這一路走來,頗為欣慰,也成了后來跳槽換崗的得意作品之一。
《新聞啵嗶啵》一開始的定位是奇聞趣事盤點吐槽,并加一句小編的觀點,后來又做改版,定位為“以90后的眼光看新聞”,所以,即使政治、軍事類等嚴肅的話題,也希望能用輕松有趣的方式來傳遞出來,盡管涉及的有些話題還被領導批評過。如今想來,有些選題確實有些不妥。
還記得當第一期出來之后,當時很羞澀,甚至不敢給同事看,但還是厚著臉皮做完第二期、第三期……到后來,新來的伙伴協同我一起做,也因此成為很好的朋友,因為我們都想著如何把這檔節目做得更好、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在這個過程中,思想的碰撞、觀點的交流都是增進彼此感情的良藥,相互之間,也從對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所以,至今保留的觀點,工作中的想法碰撞,對于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很快的,這樣的機會要珍惜,哪怕某一次的交流讓你“頭破血流”。
這位同事是北京大妞,很開朗、人緣很好、有主見、有責任心,最后還同時擔當起《新聞啵嗶啵》的配音,我們習慣稱她為“小艷艷”。而如今我也喜歡跟身邊的同事朋友說“么么噠”之類的字眼,多半也是受她的影響,對,她就喜歡賣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