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學習了新的心理學名詞——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有他人在場時,個人動機水平將會提高,其優勢反應易于表現,而弱勢反應將會受到抑制。優勢反應就是已學習或掌握的相當熟練的動作,不假思索可以做出。弱勢反應就是正在學習卻不熟練的動作。
今天帶著女兒出去玩,女兒看到中藥店里的算盤,想要。于是我就用算珠教女兒數數:“1.2.3.4.5.”女兒很有興趣,雖然不熟練,但一直在說。隔壁家俊小朋友看到女兒就跑過來了。我說:“來,讓家俊看看你是怎樣數數的。”女兒一聽,馬上把手抬起來,趴在算盤上不干了。這是不是社會抑制呢?
前幾天出去玩,見到女兒姑姑家的小女兒,她喜歡跳舞,而且跳的很好甚至都考級了。我們們遇見時,有好幾個小朋友。說到表演跳舞,她說跳就跳,后來用手翻跟頭一下子做了100個,真是令人驚訝!這或許就是社會促進了?
不管怎樣,練習動作一定要熟練,才能有他人在場。我們要避免社會抑制,多創造社會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