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了一個 MUJI 的開瓶器,小巧輕便,但實際用起來很不好用。手指扣在圓環上用力的時候,受力面很小、不舒服,費很大勁才能把瓶塞拔出來,手指關節都紅了。追求造型,但完全沒有考慮人機工學。
這樣的設計不是第一回。
MUJI 有一款水壺,蓋子看似應該是掀開的,因為提手和蓋子的形狀(跟倒水孔的形狀吻合)給人暗示。但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卻是旋轉擰開,違背了我的直覺。
同一個貨架下面的一款米缸跟它形成了鮮明對比,米缸外壁的凹槽讓人一下子就知道是用手握住的地方。
還有一款電熱水壺,壺身和底座用了同一種材質,造型也互相吻合,當水壺放在底座上的時候,兩者渾然一體。
但壺蓋上的鎖閉開關卻很糟糕,把開關調到紅色的一邊,到底是代表不能倒水,還是警告會倒出熱水?兩種解釋都說得通,紅色既是表示禁止或關閉的常用色,又是能代表熱水的顏色,而實際答案是后者。
MUJI 作為一個知名連鎖品牌,大家知道它們家的東西算不上頂級但至少有質量和設計保證;在面對一些不知名品牌的時候,選擇 MUJI 不至于讓自己買到糟糕的東西,這是品牌的力量。
之所以說「不能忍」,就是因為這些設計超出了這個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