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6點多起來,做每日反思、看書、寫字,上午帶家人去看附近的菜市場。中午小睡了一會,起來繼續看了會書。下午4點多出發去一個酒店和朋友見面,他陪親戚過來玩,之前約好了晚上見面聊聊,我們一直在一起做一點事情。
晚上一起吃了飯,然后找了一家星巴克喝咖啡。
朋友談到了焦慮,談到了渠道,談到了帶孩子講故事,引領孩子復述故事,成為小小故事家,這件事極大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還帶孩子學圍棋,把女孩子當男孩子養,還談到了創作給孩子的作品。
朋友談到了簡書寫作,談到了顧問,談到了營銷,談到了元宵之后4頁紙的策劃書,談到了對我的看法。
在談話中,我們提到了一個模型,就是企業員工關鍵能力三角,包含7個能力。
朋友提到了稻盛和夫的“作為人,何謂正確?”,因此,我們延伸談到了“作為一個職場人,何謂正確?”,提到了打通崗位、專業的共性能力,并根據這些共性能力、底層能力,形成自己的產品。
如何更有效的合作?如何從兩個人裂變成一個創業型的組織,甚至干成一件大事?它需要哪些價值觀呢?
以下是自己的一點思考,可能不成熟,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永遠相信自己、永遠相信合作伙伴、永遠相信夢想
先人后事,志同道合,找到合適的一起上路的人
游戲、樂觀、不斷蹦跶的心態
做一個有靈魂的人,做一個有靈魂的產品
先己后人,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再解決別人的問題
重視面對面交談的力量
發現共同點、結合點、動力點
圍繞用戶、產品和市場
找到抓手,形成模型和框架
不斷試錯,一點點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