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你今年多大了?”
“小僧今年十七歲?!?/p>
“等你到二十歲了,你就還俗娶我?!?/p>
塞外,少女平定西北,凱旋而歸,路經少林寺,來看望小和尚。
少女芳齡十六歲。
“小和尚,你去過塞北嗎?”
“小僧久居少林,未曾出過遠門?!?/p>
“那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遼闊的草原,萬里無云的天空,一望無際的沙漠,還有位于沙漠中心的客棧。你知道嗎?夜晚的漠北很美麗,我躺在草原看星星,戰爭結束的那個晚上,是我有生以來最安靜、最幸福的時刻,能夠靜靜地看看美麗的夜空,原來這世間真有如此般美麗世界?!?/p>
“無上世界,美麗自有,塞北秋風,烈馬無常,江南春雨,縹緲杏花,菩提世界,如夢如幻?!?/p>
“小和尚,你喝過酒嗎?”
“小僧不飲酒?!?/p>
“塞外的酒烈卻不醉,我帶了一點,你嘗嘗?!鄙倥丫茐剡f到小和尚面前。
小和尚眉色不動,手敲木魚,心中默念佛經,婉拒:“謝過公主,飲酒乃佛門十戒之一,公主自飲為好?!?/p>
這個少女,是公主。
“不喝算了。”公主喝完了這半壺酒,甘甜可口,十分享受,不浪費即便一滴,聞著就飄香,但這畢竟不是塞北,喝起酒來也就沒有那種味道了。
“阿彌陀佛?!毙『蜕朽洁熘?。
公主聽后,也笑著:“罪過罪過,我佛慈悲?!彪p手合十作揖跪拜。
“酒乃傷身之物,公主少飲為妙?!?/p>
“你這小和尚真有意思,讓你喝你不喝,說我自己喝,一會兒又說要少喝?!鄙倥昧艘幌滦『蜕械哪爵~腦袋。
“小僧知錯。”
寺內寺外,只留公主一人,大軍已回,公主并無侍從,一些事務皆自行解決。
“小和尚,你叫什么名字?。俊?/p>
“小僧法號白雪。”
“白雪……白雪……白雪,我叫晏鶯,我走了?!?/p>
“公主后會有期?!?/p>
離別時,小和尚也不曾回頭,公主似有不舍,回頭看著小和尚,眼里滿滿都是那個青澀、害羞的少年。
十七歲的小和尚,也該是少年吧,不過是一個已經活在了佛門中的少年。
猶記得那年初秋,晏鶯跟隨皇兄造訪少林寺,寺廟最惹人注目的當屬蓮花池的蓮花,開的驚艷,一年四季都不曾枯萎。蓮花池在寺外不遠處。方丈大師閉關前曾說這蓮花池上有觀音菩薩,自己也曾見過,能看見這池上觀音便修的菩提中境明佛法?;噬蠋缀趺吭露紩煸L少林寺,賞蓮一事不曾忘記,想知道蓮花到底何時最美、有多美。
途中,晏鶯遇見了白雪,那時,他才九歲,她才八歲。白雪只是跟在慧生大師旁邊的一個小孩子,連少年都算不上,只是一個小孩,卻也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小孩。
“貧僧見過圣上,見過公主?!?/p>
“慧生大師多禮了?!?/p>
“小僧見過圣上,見……見過公主。”
“不知小師父如何稱呼???”皇上問道。
“小僧法號白雪?!彼p目自然不敢正視皇上,也不敢看皇上身邊的朝中大臣,微微低著頭,誰也看不見。
晏鶯真的忘了,白雪曾告知過自己的法名,她興許也沒忘,名字,很重要,重要到一定要某人親口只對著自己說。
“白雪?!背厣巷h雪,顏色至白,小師父定能習得無上佛法。
有慧靈師兄在,慧生先走了。白雪跟在師父后面也走了。他不敢有任何表情,只是晏鶯調皮似的歪著頭去瞅白雪。
“晏鶯!”
“皇兄,少林寺有這么小的和尚嗎,他才幾歲啊?”
“放肆!少林寺高僧如云,能習得無上佛法之人也是數不勝數,知佛從不問其年齡。我看那小師父與你年齡相仿,為何卻不知禮?我等雖非佛門中人,但佛之禪心是人人必修得之?!泵妹秒m然無禮,但皇上自己卻深有感慨。
晏鶯年少,不知皇兄之惱,她去到寺廟又見了一眼小和尚。
他們采了蓮花池荷葉上的露珠來泡茶,此茶甚妙,落葉為柴,陶瓷制壺,散去一半,泡入杯中,可泡蓮花,可泡蓮果,可泡各種茶葉,均能綻其全部滋味。
“此茶,甚妙。”
皇上想喝這里的茶了,也會來少林寺。
“這茶好喝嗎?”
晏鶯表情耐人尋味,說:“為什么我喝不出味道,根本就喝不出你們所說的那種味道。”
皇上大笑,摸著她的頭:“會明白的?!?/p>
方丈不在,寺廟上下皆由慧靈主事,寺廟里的高僧皆來送別,最小的那個孩子也來了。
是啊,她才只是個孩子,怎么能喝的出這茶的味道?
他站在慧生的身邊,眼神依然不敢正視這些人。
晏鶯盯著小和尚看,這是她第一次遇見白雪。
“我想,我曾經可能在夢里見過你?!?/p>
十二歲的時候,將軍就帶著晏鶯去了塞北。公主生性頑皮,不愛女紅之活,卻喜好刀槍棍棒,拜師大元帥學習武藝。公主天資聰穎,習武之快勝似流星趕月,十二歲就和大軍一起征討塞外敵軍。
“好像,真的夢到過?!?/p>
路上,路過市集,晏鶯去買吃的,正巧遇到個少年。少年頭戴箬笠,手持棍棒,一路北上。這人好熟悉,很像之前見過的那個小和尚。他雖戴著箬笠但也看得出沒有頭發,他肯定是個和尚。晏鶯識得他身邊的人,慧生大師,那么這個小和尚,就是白雪了。
他走了,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
“皇兄,我要去少林寺,你陪我?!?/p>
來寺廟只為看蓮花,來寺廟只為祈福,來寺廟只為習得上乘佛法,或者上乘武功,來寺廟,只為見一個小和尚。
她只是很喜歡這個小和尚,他很有趣,哪有這么害羞的男孩子啊。
第一眼便知白雪是個有些害羞的孩子,晏鶯崇尚自我主義,皇宮里的人都慣著這位公主,大家都很喜歡這位小公主。
不過公主錯了,白雪并非害羞,而是透世的沉著。
“貧僧參見公主殿下。”
“晏鶯見過慧生大師。大師,白雪在嗎?”
“稟公主,白雪正在大雄寶殿念經。”
只有他一個人在這里,這是屬于他一個人最安靜的時候,也是白雪最愛的時光。他曾對師父說:“師父,弟子有個請求,請師父恩準弟子每天都能有一個時辰的時間……半個時辰也行,一個人在大廳誦經,只有弟子一個人?!被凵髱煷笮Σ恢?,白雪不解,他知道的是,師父什么也沒問就準了。
晏鶯去到大雄寶殿,白雪安然端坐,默念佛經。晏鶯當然不知道他在念什么。
“你在念什么?”其實他嘴里什么也沒念。
“啟稟公主,小僧在念大乘佛法中的佛經?!?/p>
“何為大乘佛法?”
“心系蒼生,為國為民。”
“那何又為小乘佛法?”有大自有小。
“凈化心靈,無一塵染?!?/p>
“我不明白。”晏鶯搖搖頭。
“心有菩提,心自清靈,心無雜亂,心若蓮花,便是少室山外的蓮花。公主可曾飲過用蓮花池荷葉上露珠泡的茶?”
“飲過?!?/p>
“心之所向,茶也所味,心若無味,茶亦無味?!?/p>
“你是說我沒有心嗎?”
“公主若是飲的無味,心自然清凈、柔軟,便是我佛所說的菩提之心。”
晏鶯突然大笑起來,敲著小和尚的頭,說:“哈哈,小和尚,你說錯了,如果你說的是平常女孩子家,或許是對的,但我不是,我不是那樣的女孩,我是要行軍打戰的,去塞北,去邊疆,征伐敵人,強大祖國,助我皇兄一統天下?!?/p>
“小僧祝公主馬到成功。”
此所謂大乘佛法,為國為民,晏鶯自然不知佛性,她還只是個單純的少女啊!
臨走時,晏鶯拜別佛祖,對著小和尚微笑:“小和尚?!?/p>
白雪也起身送別晏鶯,“公主有何吩咐。”
“我們,很久前見過嗎?”
“公主真健忘,上回在蓮花池外,我和師父與皇上、公主見過,不過也是幾年前的事了?!?/p>
小和尚記得的也就這一次了,晏鶯不止一次見過白雪,在少林寺,就看著他誦經。
“不是。”
“公主幾乎每隔半年就會造訪鄙寺,小僧一直都在寺中,每次都會與公主相見,只是公主大概忘記小僧了吧?!?/p>
“不會?!?/p>
晏鶯走了,之后許久也不見來過少林。
“我只覺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見過你,大概,四五歲吧?!?/p>
也許,真的是在夢里吧。
晏鶯跟隨大軍馳騁沙場,她喜歡上了塞北的生活,自由自在,是真正的自由,不受約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在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兩年,是她最開心的兩年。
每夜面向夜空,也想到了這個有趣的小和尚,男孩子不應該開朗活潑一點嗎,這個少年為何如此內向沉默,晏鶯見他的幾次,他從不主動說什么。
轉身轉眼,不知過了多久,晏鶯終于想到了小和尚左手腕上戴的手鏈,雖是檀香佛珠一串,但還有一串用細繩編織的手鏈,花色不艷,紋路清晰。當晏鶯再次回到少林寺時,她還是記起了這串手繩,她真仔細地看過,被佛珠的光芒遮住,它顯得那么渺小,在多年后公主或許才會明白,在佛法面前,她的存在是那么的渺小。
“那年深秋,我去市集游玩,遇到一個小孩,我送給他一串手繩,顏色稍稍艷麗,花紋很好看?!标铁L翻開自己的手記,這是她五歲時寫下的一句話,她和那個男孩只有一面之緣,此后再未相見。她以為,白雪就是那個男孩?;蛟S白雪心中也知道,只是不說,因為女孩買了兩串手繩,另一串女孩自己戴在手上,是一串非常漂亮的手繩。
那手繩,正是自己送的那串,晏鶯很高興,原來那個男孩一直都戴著。
“皇兄,你相信一見鐘情嗎?”
“為何這樣問?”
“一見鐘情很美好,不帶任何因素的喜歡。如果有人不喜歡你,卻知道你是皇上后又喜歡你,我就覺得是假喜歡。如果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她不在乎你是不是皇上,你會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嗎?”
“晏鶯,能遇見一見鐘情的人,最后又能走到一起,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啊?!?/p>
“皇兄為感情之事困惑過嗎?”
“朕要管理這么大的國家,哪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感情呢?不過晏鶯,朕定會為你找到一個好人家,他喜歡你,你也喜歡他,如果你不喜歡,朕不會強求?!?/p>
“多謝皇兄。”
我有喜歡的人了,他,是個和尚。
和尚也能還俗吧,還俗之后就可以娶我啦。
“公主何必如此執著?”
“那你何必又如此執著于佛祖?”
“佛祖在我心中,我將一生獻佛?!?/p>
“佛祖在你心中,你一直都在我心中?!?/p>
少年無夢,心向佛祖,兒時所遇,化作塵埃。
小和尚才十七歲,他不過一個少年,他懂什么?二十歲,二十年,好長啊。
如若年芳二十能習得上乘佛法,小僧折壽二十年又有何不可?
晏鶯哭了,她悄悄地落淚,淚水滴不到塵土里。她走了,第一次有些傷心的,回到了宮中。
公主徹夜未眠,茶也不思,飯也不想,驚動了皇上和太后。見公主的模樣,皇上也是十分心痛,自從從少林寺回來后公主就是這樣,皇上心中似乎也有了定數。
“晏鶯?!?/p>
“參見皇兄?!?/p>
“自少林寺回來之后,你就一直閉門不出,我聽聞你是吃不好也睡不好,究竟發生什么了,是不是少林寺里的僧人惹你不開心了?你告訴皇兄,皇兄替你做主?!?/p>
“皇兄多慮了,晏鶯沒事?!?/p>
“上次你問我是否有過這樣一個一見鐘情的人,其實朕也曾有過?!?/p>
晏鶯緩緩抬頭看著皇上,皇兄的眼神充滿了感慨。
“多年前,先帝尚在,朕隨先帝南下杭州,遇見一位女子,那女子正當妙齡,乖巧可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當時,朕就被她迷上了,她不過一船夫之女,人群中并不惹人耳目,恰恰朕看到了她的美麗,這是否就是緣分所說的命中注定?朕不知。”
“后來呢?”晏鶯迫不及待地問。
“這件事,我并沒有告訴父皇,因為我相信父皇是不會同意的。后來父皇駕崩,朕繼承大業,曾南下杭州尋覓過這名女子,一切如當初臨遇江南一般,只是少了那抹最靚麗的風景。”
說完,皇上起身至于門外。
“皇兄可曾再見過那位女子?”
“未曾再見。”
突然,晏鶯也有些心疼皇兄了,也不知為何。
“為兄能夠贈你世間萬物,感情一事,為兄幫不了你,只能靠你自己解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正如行軍打戰,有勇有謀,才能百戰百勝。”
晏鶯,不懂兵法之深奧,也不明白感情之事理,她心中只放著一個小和尚,一個有夢的少年。
公主年滿十九,小和尚也二十了。公主曾說小和尚年滿二十了就要他還俗來娶自己。今時,晏鶯又去了少林寺。這一次,皇上陪她去的。
“不知圣上大駕光臨,老衲有失遠迎,還請圣上寬恕?!?/p>
“大師言重了,冒昧前來貴寺未曾相告,還請大師見諒啊?!?/p>
“圣上客氣了,還請圣上入寺就坐?!?/p>
“不必了,朕就不進去了,公主有事相求于白雪小師父,敢問小師父可在寺中?!?/p>
“稟圣上,白雪正在羅漢堂念經。”
“你去吧?!?/p>
“嗯?!苯袢盏年铁L就像個可愛的少女,笑起來的樣子惹人心靈,這才是十幾歲的少女該有的樣子。
“公主請隨我來?!?/p>
“不必了大師,我自己去。”
以前白雪都是在大雄寶殿誦經,今日轉來了羅漢堂,羅漢堂不比大雄寶殿繁華,反倒有一些心之禁錮。
“小僧見過公主殿下?!?/p>
“免禮了。”
正巧白雪從一旁拿來經書,晏鶯二話不說坐在殿前,面向佛祖。
白雪也坐下,什么也不說,心里也沒有默念佛經。
“你見過蓮花池上的觀音菩薩嗎?”
“小僧未曾見過?!?/p>
“有人見過嗎?”
“小僧的師伯慧虛方丈曾經見過?!?/p>
“你今日為何在這小小的羅漢堂誦經?”
“地之大,并非心之大也,心有無上佛法,即便在寺外的枯松下也能修行。”
“我要走了?!?/p>
“公主要往何處去?”
“去一個很遙遠的地方。”晏鶯的眼眶有些濕潤。
“公主……要保重。”
“我只想問你,你……會娶我嗎?”晏鶯自己都有些遲疑,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問。
“小僧早已將一生許諾佛祖,與塵世情欲已無因緣,公主定會遇到……能與你相配的……少年?!?/p>
“你手上那串細繩,你為何一直都戴著它?”
“那只是一個夢,年少時期與現今無關的夢。”
“你就不怕我一把火燒了少林寺,讓你當不了和尚!”
小和尚不語。
“我告訴你,你如果不娶我,我一定放火燒了少林寺,殺了你們這些和尚,然后全都燒了,骨頭都不剩。”
晏鶯大哭起來,跑出了羅漢堂,抱著皇上大哭。是啊,她哭了,晏鶯哭了,她本來是一個要強的公主,內心卻和十歲的少女一樣柔軟。皇兄撫摸著她的頭,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此刻,他只是無比心疼這個妹妹。
次年,晏鶯跟隨大軍征伐遼東,臨走前去了少林寺,她寫了一封信,準備交給白雪。
“大師,我這有一封信,請大師代我交給白雪?!?/p>
“遵命?!?/p>
晏鶯走了。
“這是公主的信,讓我轉交給你?!?/p>
白雪不曾看過信的內容,卻將信始終放在身上,遼東未定,公主肯定還會前往邊界與敵奮戰,公主此一去或許兇多吉少,而白雪也早就寫了一封信,已著人交給公主。
除去那封信,還有一把隨身匕首,傳聞正是七星寶刀,數百年后流落至此,卻落到了白雪手里。
“公主此去必要保重身體,征服遼東事小,自身性命為大,小僧也祝公主能夠成功征伐遼東,建功立業。此刀乃七星寶刀,家父所授,公主隨身攜帶也能以此護身,有佛相佑,公主定能平安歸來。白雪致上。”
小和尚,你到底在想什么?
快兩年了,公主也不曾來過少林寺,小和尚也沒有遼東戰事的消息,誰勝誰敗還是未知數。這天小和尚并不在大雄寶殿,也不在羅漢堂,他在灶房為師伯熬了藥,就不知了去向。
“師兄可否見過白雪?”慧生大師問慧靈大師。
“白雪為我熬過藥后就走了,大概一個時辰了,也沒見他在羅漢堂?!?/p>
很久很久,小和尚就待在羅漢堂里。
“師叔,我見過白雪師弟,他去了后山?!?/p>
“后山?”
“大概半個時辰前,我在后院掃地,就看到白雪往后院大門去,一路,就上了后山,師叔可詢問在后院大門的幾位師弟?!?/p>
小和尚真去了后山,不過,他竟然爬到了后山山頂。
“師父。”
“此時已近黃昏,為何獨自一人來這后山啊?”師父見他是端坐在山頂的石頭上,一塊平石,可供十幾人坐下。師父坐于白雪身邊。
“天色已晚卻是正佳,弟子只想好好看看這大好河山?!?/p>
“是?。 被凵哺锌?,“大好河山啊。一賴上蒼庇佑,二賴皇上圣威,邊遠地區雖有少許戰亂未平,也是時間問題,如今,是近百年來最好的時代了?!?/p>
最好?何為最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山水自轉,天上陽光正好。
白雪不愿多語,師父已看穿了白雪的心思。
“白雪為何沉默不言,是有心事嗎?”
“弟子……”
“幾年了,也不曾見你問過遼東戰事?!?/p>
“師父可知,遼東戰事如何?”
“為師聽聞,大軍已在歸來的路上,至于戰局,自是我軍大勝?!逼鋵嵾|東戰況早在一年前已經分曉,寥寥數人,營造出浩大聲勢,自然敵不過我朝大軍,只是白雪并不關心那里的戰況,活在自己的菩提世界里。
“那便好,那便好……”
心中自有菩提,方能遇見觀音。
慧生下山,山頂只留白雪一人。
小和尚,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小僧盼佛祖保佑每一位將士都能平安歸來,保佑公主毫發無傷地回來?!?/p>
離了后山,小和尚入了寺廟,便睡了。
“小僧參見公主殿下。”
“小和尚,幾年不見,別來無恙啊。”
“多謝公主掛懷,小僧尚好。公主近來可好?”
一陣風刮過,刮來了蓮花池中蓮花的香氣。
“本公主……挺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