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我一人為你在這浩瀚大海《乘風破浪》

三年前,韓寒的《后會無期》上映,我對此充滿期待。

那算是從高中時期起的一種情懷吧,韓寒曾經作為一個反叛者被很多80后、90后所崇拜,我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三年前的那個夏天,城市雖然靠海,但是依舊炎熱。

我和自己的女朋友在電影院的第一排看完了《后會無期》,但那也成為了我的一次遺憾,遺憾的是沒有陪她看跟《后會無期》差不多檔期上映的小時代。我為了韓寒讓我心愛的女孩放棄了少女對鮮肉帥哥的幻想,而陪著我一起看一群大老爺們念《韓寒年度金句總結選》。

三年之后,韓寒的第二部電影《乘風破浪》上映了,就像所有喜歡韓寒的人一樣,就算再多的人阻攔你去看這部電影,但是你還是會因為當年的熱愛與崇拜去看。

我之所以會去看這部電影,不是因為電影本身的意義,而是電影賦予我的是另外的意義,像是一種紀念。

這跟電影自身無關,僅僅是因為我想紀念的過往,我想紀念回憶里太多的花絮。

借這部電影,我還是想說我個人看完這部電影的感受。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韓寒到底因為這個時代改變了多少?

這個時代有很多的聲音,我們不知道哪一種聲音才是正確的。有人說韓寒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犀利,我想也許是吧,每一個從青春里走過來的少年,都或多或少的被歲月帶走一些當年的意氣風發和輕狂。也許當年那個寫三重門的少年還是會質疑這個世界,只是他不再言語。

當年看完《后會無期》之后,我一直都沒敢告訴自己的女朋友,《后會無期》很爛。我特別后悔沒有選擇郭敬明的《小時代》,至少郭敬明是在正大光明的拍爛片,至少油膩的《小時代》還是滿屏的美女和鮮肉,至少.......

但是《乘風破浪》要好太多,韓寒是特別會選擇演員的,這部電影有我特別喜歡的金士杰先生。按照一個普通觀眾評判電影的標準,我覺得乘風破浪是好看的,至少在那么多國產爛片的大流之下,乘風破浪算是一部用心在拍的作品了。

在2016年,很多大導演都撲街,但是卻涌現了像《驢得水》這樣讓人看著就痛快的上乘之作。電影還是拍給普通人看的,不是拍給金馬獎評委看的,至少在這一點,韓寒做到了,乘風破浪的前半部分很搞笑,雖然劇情也是穿越的橋段,但是韓寒卻很好掌控了故事的節奏,在不足三個月的拍攝和制作周期下,能夠完成這樣一部作品已經很好了,我記得很多電影上映之前的噱頭都是十年打磨、五年籌備,但是也沒見得拍得多好看。

任何人在這個時代都會改變,韓寒變了,但是我相信在他的內心之中依然帶著飛馳少年的熱血,每個人都會改變的,每個人都會變得討厭,每個人都會變得俗,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東西。

我們接受這些改變。

關于電影,想說的就這么多:乘風破浪是好看的。

我不懂得太多電影的藝術,有很多電影之外的話想說。我很喜歡乘風破浪這四個字,“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句詩不知道被我在高中的作文里引用過多少次,但是它的確很勵志,像是一種理想的文字圖騰,非常適合時下正在奮斗路上的我們。我想把乘風破浪這四個字送給每一個正在路上努力的我們,像平凡致敬。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整日奔波苦,一刻不能閑。

三年前的后會無期,三年后的乘風破浪,對我們的意義也許世一段愛情的往事,也許是一次人生的歷練,也許是一場分別,也許是孤身上路的間隔年。

這大概就是電影的意義吧,你的人生好像是一個坐標軸,電影是X,人生當下的結果就是Y。你會因為一部電影而想起一段往事,你會因為一部電影而思量現在的自己。

三年間的我們到底經歷了什么?

朋友圈里的女同桌在曬孩子,過年的時候老同學發微信說就快要結婚了,我們這才頓悟,原來大家都長大了,我們要穿西服、要學會應酬、皮鞋也要擦得有光澤。

沒錯,這就是電影給予我們的意義,別去給它定義好壞。我們還看得下去的就是好電影,一萬人都說《教父》好看,但是你不喜歡,它就是一部爛片,別被別人的評價左右我們的思想和選擇。它承載的是我們對生活的想象,它給我的是勾起從前的引子,它會讓我記得三年前后會無期上映的時候,我身旁坐著是我摯愛的女孩,三年后乘風破浪上映的時候,它會讓我想起那個摯愛如初的女孩,也許再過個幾年她就要嫁人了,也許那個時候她的朋友圈里曬著她的孩子,我應該慶幸她沒有相信我的諾言。

電影給你們的回憶也是如我一般,有很多的故事。

這些年,我們一起歷經平凡,過著大多數人的日子。但是這平凡之路上的熱血不能改變,借用一下通訊錄里很多朋友的微信簽名吧,永遠年輕,永遠熱血沸騰,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和大海。

保佑我們在終將平凡的路上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

留我一人為你在這浩瀚大海乘風破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