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山芋收成的季節。小時候幾乎大半年都吃山芋:山芋粥,燜山芋,烤山芋,山芋干。沒零食吃的時候,愛過; 吃多了的時候,厭過;沒得吃的時候,想過。
我的家鄉溧陽產兩種山芋,一種是粉粉的白山芋,表皮紫紅,蒸熟了吃,口感醇厚,層層掉粉。另一種是黃山芋,皮和肉都是土黃色的,生吃甜而脆,煮熟后汁水多。
記得小時候農村地頭多的是一壟一壟的山芋埂,四五月份插苗,六七月份會折了長長嫩嫩的枝葉,撕下皮和葉,撇成寸斷辣椒爆炒,甚是下飯。藤葉繁茂時媽媽會帶我們姐妹一起下地給山芋翻藤,翻完后手上都是黑乎乎黏黏的藤汁,很難洗掉。翻完后藤枝葉翻轉,就如臺風襲擊過一般,一片狼藉。但一周左右藤自然就長順過來的。媽媽說翻藤是為了不讓藤的根扎人土里分散主根的營養。霜降后,藤葉凍萎,就是收成的時候了。冬天山芋容易凍壞,家家會在地頭干燥處挖一個半人深的地窖用來藏山芋,熬過冬的山芋一般會更甜。
口糧緊張的年代,山芋則成了主食之一,農村人會變著花樣吃山芋,可以把貧窮的日子,盡量過得香甜而充滿期待。山芋除了蒸煮烤著吃,還能做成山芋餅,曬成山芋干。深秋時,葉黃了紅了枯了,陽光卻燦爛得如鉆石,煮過沒吃完的山芋,切成薄片,攤在篾席上,曬在陽光下。曬到要干未干的時候,小孩子拿它當零食,口袋里揣著,不時拿一片出來咬咬,韌勁十足。這時,陽光的味道,秋風的味道,滿嘴里彌漫。是香的, 是甜的,是快樂的。現在超市里也有山芋地瓜干賣,但卻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進入初冬,常常會聞到烤山芋的味道,像尋找久違的老朋友,必定“親熱”一番。寒冷的街頭,一只烤山芋在手,心也跟著熱乎起來,這時,可以想想幾個溫暖的人,想想兒時的家鄉。
又到山芋收成的季節。小時候幾乎大半年都吃山芋:山芋粥,燜山芋,烤山芋,山芋干。沒零食吃的時候,愛過; 吃多了的時候,厭過;沒得吃的時候,想過。
我的家鄉溧陽產兩種山芋,一種是粉粉的白山芋,表皮紫紅,蒸熟了吃,口感醇厚,層層掉粉。另一種是黃山芋,皮和肉都是土黃色的,生吃甜而脆,煮熟后汁水多。
記得小時候農村地頭多的是一壟一壟的山芋埂,四五月份插苗,六七月份會折了長長嫩嫩的枝葉,撕下皮和葉,撇成寸斷辣椒爆炒,甚是下飯。藤葉繁茂時媽媽會帶我們姐妹一起下地給山芋翻藤,翻完后手上都是黑乎乎黏黏的藤汁,很難洗掉。翻完后藤枝葉翻轉,就如臺風襲擊過一般,一片狼藉。但一周左右藤自然就長順過來的。媽媽說翻藤是為了不讓藤的根扎人土里分散主根的營養。霜降后,藤葉凍萎,就是收成的時候了。冬天山芋容易凍壞,家家會在地頭干燥處挖一個半人深的地窖用來藏山芋,熬過冬的山芋一般會更甜。
口糧緊張的年代,山芋則成了主食之一,農村人會變著花樣吃山芋,可以把貧窮的日子,盡量過得香甜而充滿期待。山芋除了蒸煮烤著吃,還能做成山芋餅,曬成山芋干。深秋時,葉黃了紅了枯了,陽光卻燦爛得如鉆石,煮過沒吃完的山芋,切成薄片,攤在篾席上,曬在陽光下。曬到要干未干的時候,小孩子拿它當零食,口袋里揣著,不時拿一片出來咬咬,韌勁十足。這時,陽光的味道,秋風的味道,滿嘴里彌漫。是香的, 是甜的,是快樂的。現在超市里也有山芋地瓜干賣,但卻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了。進入初冬,常常會聞到烤山芋的味道,像尋找久違的老朋友,必定“親熱”一番。寒冷的街頭,一只烤山芋在手,心也跟著熱乎起來,這時,可以想想幾個溫暖的人,想想兒時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