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于荷花的描述,古往今來實在有太多美好的句子,文人墨客們無一不想親近親近它。然而荷花是“君子之花”,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 ? 倘有荷在池,有荷在心,縱長長的雨季又何患?若有趕考的書生,撐著一把六十四骨油紙傘,碰巧路過姑蘇人家,他一定會尋來內心深處的柔軟深情,對著滿池芳華,念上一段《詩經》里最早稱頌它的句子。
? ?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未見君子,憂心如醉。
? ? 既見君子,云何不樂。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 ? 愁,本不該是屬于少年人的情緒。當一個不識愁的少年開始有了心事,大抵是遇見世間的情愛了吧!綠意盎然的扶蘇樹,美好得就像山間的一個夢;池里的白荷花,許是在二十四橋的明月里醉了酒。見不到你時,我整日憂心忡忡,見到了你,我卻再也無法快樂了。
? ? 那一年的十萬殘荷,是你。
? ? 荷花也叫芙蓉,是六月的花神。在中國古典文化里,荷花一直是女性美和愛情的象征,出水的芙蓉,是瑤池里窈窕的仙子;雨幕中的荷花,卻是我心中最后一張美人面。
? ? 荷花到底有多美呢?有歌云:“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笙歌夢里,畫船聽雨,笑隔羅裳共人語。”樸素的游船駛進了荷花深處,少女們剪了一束又一束荷花,把游船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們用荷葉杯盛酒,酒未入口,雙頰已紅。如果有膽大活潑的,她一定會把手中那枝羞羞答答的荷花,遞給岸邊的少年。
? ? “荷稱君子,我本佳人。贈君此株,可表寸心?”
? ? 那一年的欲說還休,是你。
? ? 荷花是花中君子,常有“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之贊,哪怕深陷泥淖,也能用臟水洗身,用濁杯赴宴。
? ? 神農氏是中國上古部落的首領,當時的塵世,五谷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誰也不知道哪些糧食可以吃,哪些草藥可以治病。百姓們不是被毒草害了性命,就是因饑饉填不飽肚子。
? ? 神農開始問自己:“你若為君,可愿嘗遍百草,受盡苦楚?不怕囹圄肉身,不懼病痛侵襲,不求名留千古,而以悠悠此身,稀薄性命,渡盡世間人?”
? ? 《淮南子·修務訓》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他不僅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饑的五谷和醫病的草藥,還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和平富庶的生活環境。
? ? 那一年的舍身濟世,是你。
? ? 荷花與佛教淵源頗深,千年來,佛寺中墻壁、欄桿、桌圍、香袋、拜墊之上,處處都雕刻繪制著各種各樣的荷花圖案。傳說釋迦牟尼佛出生時就會走路,而且步步生蓮,他端坐在荷花臺上,慈眉善目,寶相莊嚴。這時,荷花已經象征著一種神圣與不滅,它穿越苦難而來,洗盡一身污垢,用清水浣足,不惹片羽塵埃。
? ? 世人在塵濁中,很難做到不被污染。誰人能如荷花?嘗盡世間苦楚,無懼用濁杯赴宴;常保肉身清潔,哪怕用臟水洗身!千劫萬劫后,那顆蓮心,永懷圣潔。
? ?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謝客煙中,湘妃江上,人間俯仰今古。”
? ? 當清風拂過,雨霧朦朧,漫天的離愁柔柔軟軟地飄下來,湖上的白蓮荷,獨行的羈旅客,原來都是宣紙上暈染的一滴水墨。雪是明凈,未若柳絮因風起,雨是柔和,卷上珠簾看美人。在朦朦朧朧的煙水間,荷香伴著酒香迎面撲來,隨風搖曳的傘狀荷葉簇擁在一起,竟如酒旗般招展,真是好一片,香雪海。
? ? 你若是月迷津渡中的遠行人,在客舟中載酒彈琴,與荷作伴,端端有出塵之意。我便做煙鎖樓臺中的采蓮女,獨上蘭舟,撐一支竹篙,只為訪一訪荷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再見祁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