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與生活之間,找一個平衡;在愛情與自我之間找一個平衡;在專業與興趣之間找一個平衡;在現在和未來之間找一個平衡;在親人和朋友之間找一個平衡。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元素,似乎對我們都很重要,又常常不小心某個部分過于專注,某個部分被忽視遺漏。我們怎么可以過的不那么焦慮,不那么浮躁,不那么顧此失彼,不那么遠離自己。
年后上班至今有一個多月了,在被同愛文字的友人善意的提醒和伙伴不經意間談起我的文章以后,對文字的渴望和感情,如暗波浮動一樣,拍打著一個洶涌的出口。那個被你放棄了很多次,擱淺了很多時間,但心里永遠惦念,始終無法割舍的,終究會成為一輩子的牽絆。所以,我又開始摯筆啦!
從事工程成本核算的工作有七個多月了,年前的六個月,由接觸到尋找定位,零零散散的學到一些東西,但總覺得敲鑼不見鑼心。不是一個能邊玩邊做的人,所以意識里,對工作的概念是全身心的投入,自主的學習知識和完成任務,并從中獲得自我肯定和滿足。這種感覺在年后的一個月里得找到充分的體驗,人員有限和工作緊迫,使環境逼著自己往前走,越是這種時候,就越覺得自我的淺薄和專業知識的欠缺,所以花大量的時間做工作,漸漸地才理清了頭緒,工作,不僅僅是知識和任務,更是一種方式和態度。領導說:"會整理了,你就會工作了。"至此,我逐漸地體悟到這份工作的樂趣,包括它的數字,它需要的系統思考的能力,它對嚴謹的要求,和各方交涉的必要,領導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用她強烈的責任心和執行力。
在非常忙的這段時間里,堅持每天寫文章的美好愿望便是被擱淺了,其實是對每一件事情都是期待過高,比如寫東西的時候,每次都想寫出中意的東西,工作的時候不想有什么遺漏,跑步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多長時間,所以,本初是讓一切更加舒服,無意中就給自己制造了壓力,導致想到工作,寫東西,跑步,難免的不舒服。最好的狀態,應該是不要過于用力地追求某一樣東西,大方向要有原則,可緩之處,隨心而做。
平衡感就是在某一方面過于用力的時候,產生偏駁的,雖然每天一樣的忙碌,事情多的時候來不及想這么多,來不及談日常之余,但總覺得差點什么,總在不經意間有股理不清的情緒,像游絲一般輕輕盤繞,不安定,不踏實。直到有一天你終于駐足,看到春天開滿花的樹,有清爽的白和艷麗的粉;看到耀眼的陽光投射在紅瓦的屋頂,畫出一個充滿希望的光環。歲月靜好,排列的住宅樓里飄出家常菜的味道,像極了多年前老家的晌午,等待母親呼喚開飯;貓在靜臥,躲在一個陽光充裕的墻角,緊閉雙眼,間或輕輕伸展一下四肢,你站在屋頂的陽臺,眺望著遠方層次的住宅和擁擠的樹林,想到過去,想到以后,想到這段時間的工作和生活,開心的不開心的,滿足的遺憾的,心里有了些微微的感慨。在一個環境,一種狀態里呆的久了,思想是容易變的狹隘和封閉,在這段靜謐的中午時光,將思緒輕輕地牽引,才能看到整個的人生,大段的時光和大朵的希望。
做完這個項目會去哪里?我的事業將會怎樣的發展?我會離開一些什么人?再遇到一些什么人?明天我要做些什么事情,我會是怎樣的狀態?未知的一切。我知道有些東西不可控,但至少有一些是可控的,比如我可以選擇讓自己開心與不開心,我可以選擇每天學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可以選擇早睡有一個飽滿的精神,我可以選擇嘗試各種讓自己平衡的方式。
每個人都會遇到一段時間,不那么好過,但能教會你成長。所以,不必太較真,不必太擔心,讓時光推移,你所糾結的,疑惑的,悵然的,時間自會為你消解。最好的,是找到那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