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問?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美]尼爾·布朗? 斯圖爾特·基利
圖片來源網絡
『批判判性思維的三個方面』
> 有一套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
> 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
> 積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強烈愿望。
『兩種思維方式』
> 海綿式思維:強調單純的知識獲取結果,被動接受信息,對各種紛至沓來的信息和觀點如何做出取舍,他提供不了任何方法。
> 淘金式思維:重視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與知識開展積極互動,積極主動的參與,通過一系列問題找出最佳判斷和最合理的看法。
腦海里存一份淘金式思維的清單:
-我有沒有問“為什么”別人要相信他的觀點
-在我想到別人的說法可能有問題時有沒有把它記下來
-我對別人說過的話沒有進行客觀評價
-針對某一特定主題我有沒有在別人合理說法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結論
『弱強勢批判性思維』
> 弱勢批判性思維:利用批判性思維來捍衛自己現有的立場和看法。目的是抵制和博導那些與你意見不同的觀點和論述。
> 強勢批判性思維:利用批判性思維來評估所有斷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用關鍵性問題一視同仁地質疑一切主張,包括我們自己的主張。
『批判性思考的人擁有的主要價值觀』
? ? ? 自主性? 好奇心? 謙恭有禮? 以力服人者逢之必敬
---批判性的提問是檢索信息和搜索答案的最好方法。
---接受還是拒絕一個立場,感情上的依戀絕不應該成為最重要的基礎,理想的做法是,只有在經過分析推理以后還對其篤信不移才可以加大感情投入的力度。
> 描述性論題(descriptive issues):有關時間過去、現在和未來是什么樣的問題,屬于“是什么”問題。
> 規定性論題(prescriptive issues):有關時間應該是什么樣的問題,屬于“應不應該”問題。
---結論是一個觀點,需要其他觀點來進行支撐。我們把沒有證據支撐的斷言稱為純觀點。
---你相信一個陳述(結論),是因為你認為它有其他看法所支撐,這就是在進行推理。
---所謂理由,即我們為什么要相信某個結論的解釋說明或邏輯依據。
---理由是模具,結論據此得以成型或修改。
找出關鍵詞的線索小結:
-檢查論題看有沒有關鍵字。
-在理由和結論中尋找關鍵詞或短語。
-留意抽象的詞或短語。-通過反串來判斷別人怎樣給特定的詞或短語下不同的定義
對批判性思考的人而言,只有出現在分析推理過程中,意思不明確的詞才最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