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二級營養師傅蓉
昨天做了一場“跟著時令來養生”的公開課,幾千人在線,主要說的就是三伏天養生的一些誤區。于是今天就收到不少留言來問我,其中問的最多的是關于“空調病”。那昨天時間有限,掌門今天就再詳細來補充一下這個話題吧。
什么是空調病?
其實就是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工作學習而對身體健康產生的一系列影響。比如因人而異會出現以下各種癥狀:鼻塞、頭昏、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四肢肌肉關節酸痛,有人還會有皮膚過敏的表現,皮膚發干,變差等等。
造成的原因有三點:
1、環境中空氣干燥
我們先說一下空調的工作原理,它其實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空氣抽濕機,它制冷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其實這些冷凝水就來自于空調房間,這個密閉空間里的有限空氣,于是就會使室內的空氣變得越來越干燥。
長期在這種干燥的空氣里,首先使我們的眼睛干澀、嘴唇干;
其次使皮膚即使不出汗,也會散失大量的水分;
再就是呼吸時,吸入的是干燥的空氣,呼出的卻是從你身體里帶出的飽和的濕氣,這樣一進一出,散失的水分會更多;
長時間就會造成鼻黏膜、氣管黏膜變干,甚至破裂,各種病毒就更容易乘虛而入,造成感冒、咳嗽。說到底就是人體組織脫水引起的,影響了組織養分和廢物的正常運轉,造成的各組織的功能衰落。
2、環境的密閉性強
長時間不開窗造成空氣流動性差,沒有新鮮空氣交換,再加上陽光日照不足,致病微生物就很容易滋生。
那么這些致病微生物從哪來的,它們來源于干燥的空氣中引起的大量粉塵,一般隱匿在房間里的各種家具、紡織品、紙張等等用品表面,因為干燥的環境這些物品用品的表面也會收縮開裂,于是這些致病微生物就會被粉塵擴散出來,彌漫在房間中。但是我們肉眼卻看不到。
一份統計顯示,在有空調的密閉室內,5到6小時后,室內氧氣就會下降13.2%,大腸桿菌升高1.2%,紅霉色菌升高1.11%,白喉菌升高0.5%,其他呼吸道有害細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最易致病的是呼吸道,然后是大腦。有的人在空調間呆了一天會感到頭暈目眩,昏沉沉,反應遲鈍,因為空氣里含有的陰離子能抑制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緩解大腦疲勞。但是,空調卻過多地吸附了陰離子,讓屋子里的陽離子越來越多,陰、陽離子失調就會出現人的大腦神經系統紊亂失衡。再然后就是關節、胃腸容易受寒產生各種空調病。
3、室內外溫差較大
在室內人的毛孔一直是閉合的,到了戶外一下子張開,一冷一熱,身體來不及適應調整。
我昨天在微課中也說了,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中醫上的“陰暑”。因為夏天天熱,人的毛孔按照自然能量的順勢,應該是張開的。但是一旦進入密閉的空調環境,就相當于突然受涼,毛孔驟然關閉。那么呆得太久就會引起排汗機能遲鈍。而其實與冬天相比夏天更易受涼。因為人的陽氣都浮在表面,內里卻是虛冷的。這就是陰暑。
其實在夏季對人體來說最舒適的不是溫度,而是環境中的濕度。所以過于低溫未必對健康有益。
那么對策:
對策一:正確使用空調
1、室溫宜恒定在24度左右,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5-7度為宜;
2、制冷一段時間后,多用用除濕鍵,掌門親測,涼快舒適又節能;
3、風速選自然模式,人辦公、學習時都不要直接對著風口;
4、不要長時間緊閉窗戶,應注意經常通風換氣,最好兩小時換一次,特別是吸煙者一定要自覺;
5、在房間里放一盆水或桌面上放一杯水,幫助調節屋內濕度;
6、定期給空調清潔,減少機器內的細菌超標;
提示:
凡在空調室內裝有復印機、打印機等設備,專門從事這類職業的親們,工作時最好打開窗戶或加裝排風扇,以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因為粉塵特別大。
對策二:加強自我防護
1、工作小憩時,最好去室外活動片刻,不要長時間空調房;
2、不能去室外,那就在室內也起身走動走動,經常搓手搓腳,幫助血液循環;
3、多帶一件薄的外衣,或披肩來保護肩頸,以免受涼;
4、下班后適當運動鍛煉流點汗,比如室內的慢跑、瑜伽;
5、回家后洗個溫水澡,最好不要冷水洗,這個還是要看個人體質的,那些有高血壓、心臟病、女性氣血不足,有感冒發燒,身體不適和激烈運動后,都不建議。
提示:
特別是滿身大汗時還用冷水洗澡,其實并不好。
因為人在出汗時,毛孔是張開的,血液循環加快。但是突然用冷水洗,血管受刺激立刻收縮,毛孔馬上關閉,雖然不出汗了,但身體里的散熱渠道也被堵死,體內熱量被憋回去了。人反而會感到皮膚發熱,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
對策三:膳食調理
1、可以適當來點蜂蜜水,有補充水分,滋潤養生,加速新陳代謝,提高自身免疫力以抵御“空調病”,但不要喝多哦,因為蜂蜜的含糖量多了也是會易造成能量超標的;
2、食醋,堪稱“空調一族”首選的調味品,因為它能提高胃酸濃度,增加食欲,促進消化液的分泌,還可抑菌,對因吹空調過度引起腸道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3、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姜棗茶,可防治“空調病”;
提示:
昨天我在課程中也說了,“冬吃蘿卜夏吃姜”這個說法是根據季節對人體的影響提出來的,但要結合個人體質來判斷。比如陰虛燥熱、濕熱,內熱較重的人,肝火旺的,就不適合吃姜。
而且夏天吃姜最好選早上。
因為夏天晚上睡覺,人蓋的都少,或者整夜都不蓋,但是或者吹風扇一夜,或者開空調一夜,這樣體內其實積聚了不少寒氣。那么早上起床陽氣開始升發,吃點生姜就可以激發人體陽氣的運行,散散晚上積聚的風寒邪氣。
而且晚上睡覺,人的陽氣要潛藏入體內,才能有好睡眠,而姜性溫味辛主發散,會刺激氣血的運行,影響睡眠,所以民間有“晚吃姜賽砒霜”的說法。不過平時炒菜時放的少許姜是不會有太大影響的。
所以養生一定要講究整體與細節的關系,不要斷章取義,不然吃得對可以養生,吃得不對卻傷身。
對策四:藥物治療
一旦罹患上空調病,可服用藿香正氣水或藿香祛暑膠囊治療;但切忌,因為藿香發汗功能強大,不能用于陽暑。
也就是說,陽暑本來就是暑濕受熱后大量出汗傷津耗氣所致,再用藿香等同火上澆油。如果是陽暑就要用西瓜翠衣湯食療。如果陰暑就要用姜茶。
再提示:
我昨天在課程中也分享了,喝綠豆湯解暑一定要注意方法:
其實綠豆消暑的功效主要在于皮,解毒在仁。所以只要煮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綠豆沒煮爛,但豆皮中的營養已經充分溶解到水中了,取湯喝消暑。如果要解毒則煮爛但消暑的效果弱了。
不過綠豆性涼。平時偏寒體質的人脾胃虛弱的要少吃,可以再加上黑豆紅豆煮粥吃,反而適合。
-end-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