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謹以此文送給準備考研的學子們
(1)
考研結果出來了,幾家歡喜幾家愁。
最近幾天網上鋪天地的是考研經驗分享的文章,分享地自然是如愿以償考上研究生的人。因為付出,所以收獲;因為大愛,所以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其他人。
最后一次考研,離我已經過去十年了。十年前,我也曾經幻想等考上了研究生,也要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去。然而,我沒有等到那個機會,因為我考研失敗了。
研究生的夢想破滅后,我不甘心。后來工作中,有去讀在職研究生,算是圓年輕時的夢。但兩者之間不能同日而語,我只是拿個碩士學位來安慰受傷的心。
(2)
兩次考研失敗,已經沒有精力和勇氣去嘗試第三次。對考研始終是心心念念,對考研的人總是有著特殊的情感。
3月初,隔壁學校的小學妹向我求助:大四要畢業了,考研復試、工作、男朋友都處于未決狀態,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現在很迷茫。
我與她并不熟識,只是在一個群里認識并互相加了Q而已。她向我傾訴完之后,我毫無保留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即便211沒通過初試,調劑到本校,也要讀完研究生再上班。
畢業前我放棄了本校保送研究生的機會。因為我吃過不讀本校研究生的虧,所以不希望這個素未謀面的隔壁學校小師妹再走和我一樣的路。我沒有考研成功的經驗分享給這個小學妹,但是我對讀研的堅定幫她撥開了迷霧。
讀研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讀研對自己后面幾十年的幫助是無窮大。
不是每個人都會考研,但是有條件去攻讀,就把它踏踏實實的念完。工作的機會很多,但讀書的機會一旦錯過就很難再來。
(3)
前幾天,聽了北大學霸滄桑幾度“我是如何考上北大的”的微課。他考取北大研究生的經歷,讓我找到了自己當年考研失敗的原因。
我從西部城市某二本學校畢業,報考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經濟法。人大經濟法是全國最好經濟法之一,難度之大無法形容。
第一年考研成績:政治65分,英語38分,法學綜合98分,經濟法87分。第二年考研成績,政治78分,英語38分,法學綜合122分,經濟法109分。
第一年失敗時,我心里是坦蕩蕩的,一點都沒有責備自己的意思,感覺第一年能考上才是不正常。當第二年看到成績時,我瞬間淚奔,這一次開始怪上天的不公平。
我一直把第二次考研失敗歸罪于英語。聽完滄桑幾度的分享,我真正的原因不只是英語。
第一,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
7月份畢業到北京后,我并沒直接投入考研復習,而是工作到9月中旬才辭職備考。兩個月時間,有利用早晚和周末學習,但是復習進度是如此之慢。多年后我也曾問過自己,如果那兩個月是全力投入復習,結果會不會是不一樣的。
滄桑幾度講到自己在老家村里復習的情形,讓我慚愧地想找個地縫鉆進去。我考研之前,有聽過同學的哥哥畢業后在家復習,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家人也建議我回家復習,但我拒絕了。為了那瀕臨死亡的愛情,畢業后義無反顧來了北京。那個冬天,本來復習時間就短,卻還時常因為感情的事情分心。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不能夠完全拋開身外的“雜事”。但是會把當務之急的事情做好才去考慮其他的事情,不會讓小事影響了自己大的發展方向。
第二,考研尤其是考名校,基礎要扎實,不能有僥幸心理。
滄桑幾度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心跳突然加快,它直接戳中了我不愿意面對的內心。
憑著高中英語基礎,我一次性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悲哀的是之后我忽略了英語學習,我以為我英語基礎很好,直到連續三次都沒能通過六級考試。
愿意以為復習考研英語,就可以不在乎六級考試的分數,然而忘記了英語六級是考研英語的基礎。失去堅實基礎的考研英語就像空中樓閣,因為基礎不扎實,兩次考研都以38分結束。也因為英語單科沒過線,錯過了復試的機會。
如果不是心存僥幸心里,在考過四級之后繼續扎扎實實的學習;在三次六級不過之后,能認真對待英語學習,結果會是另外的結果。
第三,心態要好。
考場上憑想象力把周圍的人屏蔽掉,此時此刻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做題上。周圍一切的人與事都與自己沒有關系。
這是滄桑幾度分享的在考場上的心態,其實考研從一開始到最后拿到錄取通知書那一刻,都要用有好的心態,而我之前考試的心態一直很差。
考試的前一天晚上,我夢見了英語作文題目,在夢里還想好了如何寫。早上起來的時候,還暗自慶幸自己是不是未卜先知。到了考場的時候,看到題目時有點懵,加上基礎不好,結果就是悲慘的。
其實高考那年曾經因為心態不好吃過虧。而我未能很好的調整,在考研失敗打擊之后,才開始擺正自己的心態。
第四,找到自己報考學校學生的筆記,最好是大四學生的筆記。
我之所以敢報考中國人民大學,原因是我認識一個人大經濟法專業的學生,她給了自己的復習筆記,幫我找了許多老師的論文。從先決條件上,我占了優勢。
可我沒能很好的把握,第一年的專業課成績并不理想。滿分150分,我才考了87分。直到第二年才重視起筆記的作用,才有了法學綜合和專業課那斐然的成績。
第五,考試是有技巧的。
從上小學到現在,近三十年年間,大大小小的考試不下上百場,算得上是身經百戰。但現在我才知道考試是有技巧的,而我之前所有的考試都是用最笨的方法去走彎路。
滄桑幾度講到,考研復習一定要在上午的時候復習上午考的科目,下午的時候復習下午考的科目,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思維,到那個時間點的時候,大腦就會自動調出來相應的知識。這個觀點,我在最近閱讀《成為作家》一書中也有看到,書中講到要在一段時間內,在一天的某個特定時間段來寫作,當養成習慣后,一到那個時間點就可以做到提筆就寫。
考試是有技巧的,之前不是沒有聽說過這句話。只是自負如我,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最好的,盡管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子。
(5)
學霸就是學霸,總結的考研經驗都是一針見血、直中要害:背水一戰的決心+每門扎實的基礎+好的考試心態+詳實的復習筆記+嫻熟的考試技巧=考研成功
十年后,我才知道自己當年考研失敗的原因,覺悟的有點晚。希望看文章的你,能從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考取心儀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