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又到了木棉花開的時候了。今早路過飯堂的時候,發覺門口栽種的木棉樹開花了。雖然只有一株,但花開得如此猛烈,讓人無法忽視它的美。
開滿一樹的木棉,火紅火紅得過于鮮艷,聽說,你的名字又稱英雄樹,是因為英雄那熾熱的心中翻滾著鮮紅的血,如你盛放的繁花一般嗎?又聽說,你是古代學子上京趕考前祈禱的對象,你的白讓他們不安,你的紅給他們希望。而,對于我,你好像只是普通的一棵樹,我曾在幼年時拾過你的落花,撫過你的棉絮,看過你的美麗,卻不想,現在,你成了我的記憶,我的眷戀,我的寄托。
家鄉是座種滿木棉的小城,市花就是木棉,每年春天,總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紅,那是木棉花在爭相綻放。江邊的長廊,是個觀賞的好去處。最近幾年,弟弟總會在這個時節,去那一趟,拍下幾張照,然后發給我,可能是知道我離家幾年,已許久沒看到家鄉的木棉花開了。古橋與木棉花爭相輝映,加上晴好的天氣,那就是一副唯美的水墨畫。古城風韻,木棉滿城,大致這就是陽春的最美景色了。
其實,記憶深處,永遠忘不了的是家鄉道路旁的一路木棉樹。當花開的季節,騎上自行車,沿路欣賞,是很美好的享受,似乎是望不到頭的一片紅,那么的生機盎然,那么的恣意妄為,像我那放肆的青春。等到木棉花落的時候,就是飛絮漫天的時候了。白白的,輕柔的棉絮隨意飄浮,飄到那小孩子的面前,忍不住去抓它,快要碰到的時候,它又調皮地飛走了;飄到路人的頭發上,從黑頭到白發的諾言,是不是就此實現了呢?
初中的學校,也栽了幾株木棉,上體育課休息時,最喜歡的就是在木棉樹下坐著聊天,看看木棉花,隨手抓幾絲棉絮,吹著,看著它們一點一點飄遠,仿佛自己的思緒也隨之飄遠。
現在看到木棉花,總是會想起很多,童年,青春,家鄉,都跟其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上次看到木棉的花語是珍惜眼前人、珍惜現在,瞬間覺得,這不就是跟我內心想的一樣嗎?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這種花,不管多少年后,看到內心總會泛起波瀾。有時,看到木棉花,就會特別地想家、想家人,它已成為一種思念的寄托了。
遠離家鄉在外的人,只要是跟家鄉有一點關聯的事物,都會感到特別的親切。喜歡聽到鄉音,喜歡家鄉的小吃,喜歡一切與家鄉有關的東西。這是家鄉情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