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診斷框架,先了解清楚整個來龍去脈:
客戶面臨問題——》背景——》現狀——》目標——》依據已搜集到資料“建立邏輯樹”
二、建立邏輯樹,5個步驟:
1.是否有問題?
2.問題在哪里?
3.為什么存在?
4.我們能做什么?
5.我們應該做什么?尋找解決方案,需要遵循“完全窮盡”原則。
創造性的解決問題,需要人才對某一領域有很深的造詣,借助敏銳洞察力和使用邏輯樹,幫助發現超出邏輯推理范疇的備選方案。
三、尋找各組思想的缺陷
即可針對邏輯樹呈現出來的各組思想之間,也可以對已寫完文章進行分析。
四、是非問題分析
“我們應該如何改組”不是是非問題,而“我們應不應該進行機構改組”就是一個是非問題。
鮮明是非問題的設計,決定著解決困難的努力能不能取得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是非問題”不應該來自客戶的問題,而應該來自導致問題R1的背景,因為客戶的問題通常是對R2 的反應。
五、結構化分析問題的優點:
使能解決問題的系統性工作變得更加容易,使你能專注于客戶的真正問題,找出產生問題的所有原因以及相對應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可大大減少在最終報告里組織和交流思想的工作量。
心得:
思考問題需要邏輯,分析解決問題更需要邏輯,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過是旁觀者能看清所有的原因,綜合多方面考慮問題,而不僅僅站在某個部門利益上;另外,我們發現客戶常常只想到達到目標,而忽略了目標設立是否合理,多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很重要,謹記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