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簡書的小白用戶,我寫的第四篇文章,居然走了狗屎運被審稿官收入專輯,還收到了第一次打賞——來自審稿官的鼓勵,哇,驚喜,知足吶~接著,我的拙文被推薦到了今日看點和首頁投稿。這驚喜接連而來,我受寵若驚,有點翹尾巴,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般,感覺卯足干勁就能一飛沖天……打住,不對啊,我只是想寫點自己的文字和觀點,尋一個平臺能與人交流而已,別得點顏色就要開染坊,自己還差得遠呢。隨后,點開消息中的《首頁投稿》的鏈接,想到《首頁投稿》中閱讀幾篇,感受一下被推薦的稿件。
其中有一篇關于考研的熱文《考研失敗兩次后,我決定再也不考了》,上萬的閱讀量,數百的留言和喜歡,好厲害的吶,還是簽約作家的文章。我點進去一看,感覺自己看到了一顆典型的偽“鐵了心”。除了看到難以接受自己失敗的事實而出現的強烈負性情緒反應、無處安放的受挫自尊、被強烈的情緒而不是理智驅使所做出的決定、賭氣發泄后的挽尊祝好以外,無它。感覺像一個沒長大但是有教養的孩子寫的文字。
先看看作者自述:“從小到大,我的升學考試,幾乎都是班內第一,年級前三。“可見,他天分不錯,對自己取得的成績很認同,是中國應試教育中成績優秀的人,也許是個“別人家的孩子”那類自帶杰出光環的人。“一路升到大學,昔日的學習套路全部失靈。尤其是面對英語、政治和高數。所以,整個大學都沒能獲得一次國家獎學金。”可以看出,他對自己要求和期待是很高的,很有上進心和成就動機的人。“更令我不安的是,我對沒取得班內前二名的成績,產生了一種無所謂的心態。”面對大學生活的問題和挑戰,老方法不管用了很焦慮,但也沒能及時調整好狀態,沒找到新的方法應對,出現“破罐子破摔”,很可能出現習得性無助體驗。
然后從自己的經歷得出“人要是墮落起來,再怎么爬,都難回巔峰。”——拜托,你才正青春年華啊,人生還沒展開啊!沒有人的巔峰應該是應試教育的考試成績。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更有意思的事情等著你去體驗。
接著標粗的文字是“那時,我鐵了心要上北大。高考錯過一次,大學決不能再錯過。”
然后我看了后面的描述文字,覺得,少年,你一定在用生命搞笑,你真的知道“鐵了心”和“決不能”意味著什么嗎?
“眼下這個機會難得。就算我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也不一定能遇到這樣的機會:跟一位頂尖的制片人創作劇本。所以,我就全身心地扎在劇本里。考研的事情,就暫時擱置了”——說好的“決不能錯過”的呢。
“45天時間,考北大,癡人說夢。但還要考,所以就選擇對我而言,相對熟悉且容易的院校及專業——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 ——說好的“鐵了心要上北大”的呢。
就45天的復習迎考時間,就算你是考本專業,但那也是著名的中國傳媒大學,不是二三流的學校,相信不好的學府你也看不上的。你的時間安排居然是“每天七點起床,11點睡覺的復習旅程。”——你真的不要去考研論壇了解一下那些考上的人是怎么拼的這樣真的好嗎?
沒進復試真的不奇怪,但是能有358分,可見他的智商和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之前的對自己的情況的介紹也能看出他很認可自己的才華能力。但是他又說“像個傻逼一樣的,宣告第一次考研失敗。”——你為什么要矛盾的貶低責罵自己?更何況你哪里傻了啊,我國的應試教育雖然有它固有的問題,但是也是出人才的。你只是年輕,自視較高,功夫沒下到位而又輕“敵”,心懷僥幸,事沒成而已。世間除了生死,皆小事。
然后,第二年考研。第一次考研的教訓不僅沒有吸取,而且又有更多問題。
考前一個月被別人建議然后才準備考試。覺得學碩難考專碩容易考,所以選專碩?還是中國傳媒大學,但是專業換了,有門專業課和上次考的還不一樣。第一次復習沒規劃,第二次還沒有,邊談著戀愛給女友全程陪考,邊在家復習,還邊抓緊碎片時間讀完非考研教材數本。——親,你這犯的都是考研中比較忌諱的事兒,你真的不知道嗎?
這第二次考研結果是“差二十多分達復試線”,比第一次考研的成績差很多。上次他沒留心調劑信息,這次“看了看調劑信息,也沒有中意的。”
第二次考研結束后,繼續跟著比自己曾經“鐵了心要去北大”更重要的機會生活著,可出現變動,沒了機會,不知道怨誰,然后又開始否定自己的寫作能力。凡事多反思自己內因有無問題是好事,同時,找內因也得找對地方,才能解決問題對吧?要善待自己啊!在我看來,他的學習能力完全沒問題,而是心態遠沒修到位。自己的考研目的沒想好,考研的意義也沒弄清。考研對他來說,其實不過是希望出現成功的奇跡來挽救自己自尊心的一場亂賭。
生活中確實處處有風景,考研不過是人生求學路的一個片段而已。馬云的高考故事和他的人生傳奇就是一個例子。我想說的是,無論你考不考研,都要意識到,不要再為難你的能力了,而要注意自己心態的修煉,不然,日后在感情、工作和生活上就容易出現問題,那是每個人人生的考題,無法棄權離去。你的考研故事可能就不止是考研故事了。
我個人還是建議他日后考研,不過要認真的準備,心態打磨好之后,再去迎戰。當然,做不做是他的事。每個人的人生決定最終都是自己做出的,自己承擔的。
為什么還要建議他還考研呢?
1、有一定的考研經驗,你有相應的學習能力,這是基礎。
2、你敬佩信服的老板大俠為什么比你還看重考研,提醒你去考呢?你真的不知道你在錯過什么,但是他知道,你不想知道嗎?別近視,只看眼前。
3、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爬起來,你知道為什么這么說嗎?因為在原來摔倒的地方你摔出經驗了,原來摔倒的地方是你爬起來最容易的地方。而且,心結已結,終欲解。
4、少年,心高氣傲其實挺好,如果你確實如此,你要接納自己就是如此。所以一般的地兒即便去了你也會不滿意。你要第三次考研就一定得考北大!哦, 不對,是第一次考北大的研究生。
別輕易說“鐵了心”。年輕時你想當然以為那是“決不能錯過”。
真的鐵了心的人都知道,鐵了心其實是明白了——“絕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