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斷斷續續地看《象與騎象人》這本書。這本書很早之前就聽說過,看到很多人推薦,心想應該會很不錯。直到看了以后,確實打破了很多以前的思維認知。比方說,這兩天在這本書學到的,關于幸福的兩個原則,就給人一種新的認知體驗。這兩個原則分別是:進展原則與適應原則。
1.進展原則
什么是進展原則呢?進展原則是說,我們在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會比目標達成時要幸福。
這可能與我們大部分的認知是不盡相同的,大多時候,我們是非常期待目標實現的那一刻的,因為在那一刻我們會感覺到十分幸福。比方說,你終于買到了心儀已久的包包,去了想去旅游的地方等等。
書中并沒有否定這些時刻幸福感的存在,只不過這些幸福感存續的時間可能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長,會非常短暫。而與實現目標的這個結果相比,為目標奮斗的過程會讓我們感到更幸福。
為什么目標達成時的幸福感并不會存續很長時間呢?當我們目標達成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我們完成了一項任務,但完成這項任務之后,我們再去向哪里,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茫然。還有一點原因是后面需要說到的第二個原則,那就是:適應原則。這個在后面會繼續提到。
那為什么目標完成的過程會比結果更幸福呢?書中從心理學的角度給出了解釋:
大腦在目標達成后,前額葉皮質區活動趨緩,使人感覺到短暫釋放的滿足感。換言之,追求目標時真正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
除了這一點,我還聯想到前一陣看到的《心流》這本書,這本書也是在探討幸福的話題。想要擁有幸福,那生活中的“心流狀態”就不可缺少。而“心流狀態”則需要我們沉浸其中,全神貫注地將注意力投注在此時此刻的事情上來。那這種“心流狀態”出現的時刻,多半會出現在做事情的過程之中,而非事情完成之時。
在了解到這個原則以后,我想到了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在勸慰別人沒有成功時,會說的話,那就是:只要努力了就好,過程比結果更重要?,F在在看了這本書之后,再想想這句話,原來從心理學的角度也能夠解釋得通。
我另外想到的一點是,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擁有目標。擁有目標,不是為了從功利的角度去考慮,而是從幸福的角度去考慮。因為有目標,我們就會有動力,就會集中注意力去做事情,而在這個全身心努力的過程中,我們便能擁有幸福感。
2.適應原則
書中在介紹這一點時,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你也可以來思考一下:在10秒鐘之內,說出你認為最幸運與最倒霉的事情。
(思考10秒鐘)
…………
當你想好了答案以后,你再來思考一個問題,這二者給你帶來的幸福或者悲傷的感覺,會持續多長時間呢?是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還是一年?
不管你是中了彩票還是下身癱瘓,不出一年(平均而言),你就會恢復原有的幸?;鶞示€。
書中提到,其實我們自身是有非常強的適應能力的。當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也會適時地進行調整。
當你掙了一千萬的時候,這一千萬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給你帶來非常大的喜悅之感。但這之后,這一千萬又會成為我們生活中新的標準,我們又會在這個基礎上去重新制定目標。
當你的身體陷入某種疾病,可能在短時間內會心情不佳,但慢慢地我們也會適應這種新的情況,它帶給我們的心理痛疼感也會越來越小。
暫時還沒有想到怎樣用這個原則去指導自己的生活,但至少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事實:外在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會對我們的心緒產生影響。但這些事情的影響力,或許并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強大,以及有很長的持久力?;蛘哌@樣的人類設計原則,也是出于自我的一種保護吧。
結語
關于這兩個原則,書中有兩句話,我覺得說的特別好。
關于進展原則,作者書中引用了莎士比亞所說的一句話:“成功之時,一切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是最幸福的?!笨磥?,有些道理一直都存在,只是每個人發現的時間或早或晚罷了。
關于適應原則,書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我們一直想擁有比現在更多的東西,追呀,追呀,追個不停,就像一只在轉輪上跑個不停的倉鼠?!痹瓉恚瑹o論我們跑多久,其實,我們一直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