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說,你是我認識的人中最好玩的逗比,為什么套上心理咨詢師頭銜后,寫的東西就越來越沒勁越來越雞湯?我都想取關你了!
厄……這個問題我也發(fā)現(xiàn)了。從前我寫字一點都不費力,各種調侃嬉笑怒罵隨手拈來,直指人心快意恩仇,把別人敢想不敢說的痛痛快快寫出來,讀來一個字,爽!
但自從開始做咨詢,我好像必須正經臉,腦洞收一收,從前放縱不羈的文風咻一下沒了,只剩下三觀正要,傳播正能量,不枉江湖人稱一聲“陸老師”。同時也失去了往日的寫作樂趣,和閱讀的快感。端著一大鍋雞湯,你們不煩,我都累了。
想想從前文風潑辣,但并非三觀不正吧?只是對些旁人看來的驚世駭俗抱有可以理解的態(tài)度,正是這種心態(tài)才能走上心理咨詢這條路啊。要知道走進咨詢室的人可不是“善茬”,哪怕像papi醬腦洞1米6都不一定hold得住,就算正常人也會暴露內心最陰暗可怕的想法,讓人當場呆若木雞,但還要十二分淡定,“沒事,您繼續(xù)說”。
其實我的淡定根本不用偽裝,沒做咨詢師前身邊就有各路奇葩,操練我的心理素質,盡管這樣,剛開始到咨詢室實習接心理熱線時,我還是很緊張,因為不像從前聽過算數(shù),或者不想聽可以喊停,我不僅要聽還要面對“為什么”、“怎么辦”這樣的發(fā)問。
比如我實習第一天就接到一個26歲男生來電,說自己對黑絲無法自拔,我以為他是迷戀穿黑絲的姑娘,結果他是偷偷買絲襪回來套在生殖器上自慰,卻無法去找個活生生的姑娘正常上床,以前發(fā)生過一次臨床不舉,對方就是個穿黑絲的妹紙,以致于后來根本不敢談戀愛,但黑絲病根兒落下了……
又有一次熱線電話接通,那端傳來急促的喘息,一個15歲的男孩說他是跑到山上才敢打這個電話的,我問他發(fā)生了什么,他說他繼父又當著他的面和母親做愛了,他實在沒法忍受在一旁裝睡的日子了。原來,他們一家外來務工,經濟拮據,出租屋只有一間屋一張床,三人同睡,繼父比他母親小許多,也是她離異后遇到的唯一愿意照顧他們娘倆的男人,他知道母親不可能離開繼父……
大學女教授打來電話,邊痛哭邊訴說最近在公司高層的老公手機里發(fā)現(xiàn)與多名女職工的艷照,有些女員工她還認得,平時丈夫對她疼愛有加,很照顧家庭,是令人艷羨的模范老公,竟然步了陳老師后塵!她揚言要把照片群發(fā)給老公單位領導,讓他身敗名裂……
以上案例不過滄海一粟,如果我有一顆玻璃心,面對如此彪悍的人生,早就內心崩潰嗝屁了吧!我之所以沒有,還不是因為一身奇葩受耐體質,能把這種特長發(fā)揮到助人,也算功德無量。存在即合理,所有不可思議背后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任何不堪也有好的一面,我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尋找B面,燃起美好,更有力量地解決自身的問題。
找我的來訪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社會精英,上市公司老板,他們在外面和我最近的文風一樣,努力維系符合眾人期待的形象,小心翼翼掩藏不為人知的異常,結果愈發(fā)扭曲痛苦。他們往往具備高智商,情商也不低,交鋒中我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挑戰(zhàn)的不僅僅是咨詢的專業(yè)技能,還有知識面和思想。一旦發(fā)現(xiàn)你不是勢均力敵的談話對象,他們就會馬上恢復權威的姿態(tài),拒絕再吐露心聲,咨詢便陷入僵局。
一個心理咨詢師的基本修養(yǎng)就是,得有懷揣奇葩心,容得下奇葩事,并在奇葩中發(fā)掘向善的正能量。
好吧承認了,之前有點裝逼,寫文章又不是做個案,該嬉笑怒罵還是要放開,好玩的文字三觀就不正了嗎?誰說的!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正能量才是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