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名曰成長
01
作,多音字,念四聲和做糾纏不清,念一聲就成了瞎折騰,作死。
人是喜歡安穩的,追求穩定的工作和穩定的生活,穩定也可以說是不作,人常說不作不會死,不作是對一個人很高的評價。
但人的骨子里又是挺作的,穩定久了就厭了倦了,開始對現狀不滿,不甘心,總想找點刺激,給一成不變的生活制造點漣漪。
有句話總結的好:持續性混吃等死,間歇性躊躇滿志。很多人就是這樣在安穩度日和躊躇滿志間擺來擺去,不甘心,不認命,作。
作,是不快樂的根源,但人這一輩子,不就是一直在作嗎。
02
我老媽就是一個一直在作的人。
我媽小學文化,和村里人一樣種地為生,但她不愿意一直種地,一心想著能自己做生意當老板。所以在農閑之余,我媽就到集市上做起了生意,起初還是副業,后來索性搬到集市上專門做起生意來,種地反倒成了副業。
再后來為了討生活,我們家搬到城里投奔親戚。我爸跟著親戚打工,我媽用之前做生意的積蓄開起了服裝店,但是由于位置不好,再加經營不善,服裝店沒賺什么錢,最后轉手不干了。
經歷了這次失敗,原以為我媽能安安穩穩地找個工作,但是沒多久,她開始做起了早點攤的營生。每天一大早出門賣早點,晚上還要準備原材料到很晚,每天都非常辛苦,但我媽卻干勁十足。
等我上完了大學,又找了工作后,我媽也找了個飯店的工作。不用再供我讀書,我心想這下總該安穩了吧,但是沒過一年,我媽又開始籌備開飯店的事情了。她在人家飯店打工只是為了偷師學藝,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能開一家店。
你看,
我媽從來不是一個能閑得住的人,也不是一個甘于安穩的人。和她同齡的人早就去跳廣場舞了,但我媽始終做著自己當老板的夢。我爸勸她別做這夢了,你沒這命,可我媽總是說:我不認命!
03
我的老板也是一個挺作的人。
他原本是在上海一家公司做經理,收入還不錯,也有一些積蓄,標準的中產家庭。但是為了創業,他跟隨項目舉家搬到了天津,開始了在天津的創業之路。
創業沒有容易的,可以說是非常艱難的。
我是公司的第一個員工,所以有幸見證了公司如何從無到有開辦起來,也見證了創業時描繪的美好前景如何變成了每月都完不成的KPI。
我們員工可以說老板不行,也可以說是大環境太差,還可以抱怨合作方配合不到位。但老板什么都沒法說,他不能抱怨,也無處抱怨,他是總負責,所有的責任都在他,沒人能夠分擔。
有時候想想,創業是為了什么?
每個創業的人都是想著能掙很多錢,但是我們公司就像是做了個公益事業,老板自己沒賺到錢,倒是給社會創造了GDP,還養活了幾張嘴。
你要說值不值?在我們看來真的不值。
可老板說:我創業,上市敲鐘不敢想,但是聚攏一批人,成就一番事業總是能吹一輩子的。我不甘心!
04
我也是一個挺作的人。
大學時在天津,當時大三準備考研,但半年后我就放棄了;大四畢業找工作,我又果斷地背叛了我的專業。朋友、老師不理解我的做法,畢竟付出了那么多,怎能說放棄就放棄。但是我清楚,不管是考研,還是我的專業,都不適合我,即使之前我確實選擇了它們。
畢業后,我的家人想要我回去,畢竟大城市生活不易,但是我說:給我五年時間,五年后要是混不出名堂,我就回去。家人總是很尊重我的決定,于是租房子,找工作,我開啟了漂泊在外的生活。
轉眼三年過去,悲哀的是,我確實沒混出什么名堂。也許是我能力不行,也許是我還差一個機會,但不管多少個也許,三年過去了,如果再不能給自己一個交代,那我很快就得回去了。
回去不是什么壞的選擇,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一切都不會很糟,至少比現在美好。
但是我還是不想回去,相信無數在外闖蕩的人和我一樣,即使在外混的很慘,也不會輕易說回去。
因為不甘心,因為不服輸,因為無數次幻想著衣錦還鄉,不能輕易接受自己現在的慫樣。
我作,我樂意!
05
不作不會死,但心有不甘,活著就生不如死。
我媽不認命,老板不甘心,漂泊在外的我們不想輸,我們都在努力著,作著,我們離成功還很遠,所以這不是一個關于堅守、拼搏然后成功的勵志故事,而是不管混成什么樣,都堅定地作下去的生活現實。
作一把,也許成功,也許失敗;拼一下,也許懊悔,也許欣慰,
但不管怎樣,
人這一輩子,就得從生作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