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要迎新年送祝福了,一年一度集中感慨人生的日子來臨了,總結2016,展望2017,寫得完的計劃,實現不了的夢想。翻開16年年初擬定的年度六大計劃,經過365天的不懈努力,終于,實現了一條......
最近看文章帶有偏向性的想去閱讀更多別人的年度總結和新年計劃,看到別人也跟我一樣捶足頓胸地訴說這一年的一事無成肯定能讓我心生安慰。
結果,公眾號里的文章、簡書推薦的文章,全都像打雞血一樣勵志、陽光、沒有憂傷,就連我向同桌的小姑娘打聽,對方也反駁我,人生哪有那么艱難......
既然當下熱點是總結大會,那我也跟風寫一篇總結文吧,總結2016年的生活,這個話題我覺得有些沉重和冗長,所以還是來總結下2016年5月開篇的公眾號《張二娃和李翠花》,這大半年來寫過的美食,評選出最好吃的前十名。
有些因為吃得太快忘了拍照,所以今天只總結寫過的美食文章中前十排名。
第十名
它的造型有點特別,我拍的角度也很奇怪,以至于看起來有點像...蟲子?其實是一圈圈像毛錢一樣卷起來的酥脆外殼裹著一只只鮮嫩的蝦。外酥里嫩,咸甜搭配,好吃美味!
蝦是咸的,但外面這一層卻是甜的,上面還撒著一些白糖,是難得覺得咸甜兩種味道搭配在一起居然還能這么好吃的菜。
第九名
蟹黃豆腐
一碗看似平淡無奇的豆腐也能上榜,沒錯,這晚蟹黃豆腐現在店里已經沒有賣了,但作為肉食動物的我至今為它緬懷,對它贊不絕口。
湯汁濃郁,淡淡的奶香,豆腐特別滑溜,有種入口即化的鮮嫩質地。盡管賣相樸實無華,但出奇的好吃,拌著飯吃,飯量都能增加。
第八名
流沙包
柔軟可口的流沙包絕對要擠進排行榜。蒸的時間剛剛好,外皮蓬松柔軟,里面的餡兒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在包裹著的密閉空間里不斷流動,一口咬下去,餡兒流進了嘴里,滿口香甜,完全找不到拒絕吃流沙包的理由。
第七名
鬼馬油條蝦
這是一道東南亞菜,在一些粵菜餐廳也可以吃到。
取材都是平常最普通的食材,可換一種烹調方法,味道卻是大不同。比我們平常早餐吃的油條更有嚼勁,脆脆的油條外皮里面裹著滿滿的蝦仁,外脆里Q,搭配甜甜的菠蘿,蘸著沙拉醬,有特色又好吃。
第六名
不知名野菜
只知道它是一種可食用野菜,吃了好幾次還不知道它尊姓大名。
每次郊游進山體驗山間生活都能吃到這份菜,多么清新脫俗......特別爽口有嚼勁,跟蔥蒜辣椒醋拌在一起,色彩也比較豐富,這樣的草我一人能吃兩份,我們也要給野菜一個出名的機會。
第五名
碳烤鵝肝
今年吃了很多次日料,都沒有讓它們上榜,但這個肥而不膩的鵝肝卻是值得推薦的,簡直是愛肥肉愛油膩人士的首選!在一家空間不大裝飾溫馨的街邊小店,雖然不是什么頂級鵝肝,但味道足夠令人稱贊。
第四名
烤肉筋
烤串的品種太多了,我對烤肉筋是愛得最深沉的。等到風景都看透,等到烤串都吃過,還是這家店的烤肉筋深得我心。
肥瘦搭配油而不膩,明明只是簡單樸實的咸鮮味道,配上孜然香味,外焦里嫩,不知道為何就是如此美味。
第三名
湖南米粉
讓它排進前三,是因為味道,大概也是因為情懷吧。
這才是湖南米粉該有樣子。開在北京的湖南米粉比云南米線、桂林米粉,甚至是螺螄粉還要少,找到一家好吃的米粉店實屬不易啊,重點是正宗而美味,上面蓋滿了辣椒炒肉的碼子,嗦一口可以上天!
第二名
杠上腦花
第一次嘗試腦花,就是在這家吃串串的店里,后來再吃過別家的腦花,都覺得比不過它。
腦花細膩軟滑,不得不說,湯汁配料真的太贊太入味了,越吃越有感覺,最后連湯都想喝掉......
第一名
金牌豬腳
我自己也很好奇,寫了大半年的美食檔,究竟哪種食物在我心里是有分量的。
翻閱到這一篇時,并沒有猶豫,最后將寶貴的一票投給了金牌豬腳。第一名不是什么大神,落在了家常菜上,照片可能也沒那么誘人,但它的美味,是嘗過的人都說好。
第一名一定是好吃的,不僅如此,它應該承載著沉甸甸的情感。這家湘菜店我帶著各路人馬吃過很多次,算是我光顧頻率最高的一家店。
鹵豬腳、醬豬腳固然好吃,但多吃幾塊,會覺得膩。這家店的豬腳是連湯汁都是辣的,豬腳燜得正好,湯汁與豬腳完美融合,招牌菜果然是名不虛傳。
2016的這一年,時光穿梭過的這些日子,并不是每一天都能驚艷歲月,大多數的回憶也許就像這盤金牌豬腳一樣日常一樣樸實無華,但卻......
好吧,這雞湯我編不下去了。總之,金牌豬腳就是冠軍,抗議無效!
2016年就這樣過去了,看著年初寫下的那些未完成的愿望清單,除了感慨白駒過隙的時光,還能怎樣?
最后祝大家:
◆ ◆ ◆?◆
2017新年快樂
HAPPY NEW YEAR
◆ ◆ ◆?◆
謝謝大家一年來在這里看我寫的菜,陪我吃飯。
今年最讓你難忘的一道菜是什么?
如果還沒失憶的話,請留言告訴我喲!
明年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