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代的作品:白帝城懷古
作者 ?攝影 ?封面 ?插圖:辜曉波
作者聲明:圖文無關,版權所有。
二月遠足上瞿塘,登臨白帝思云長。
不因麥城馬失蹄,何故先主下吳江?
托孤欲挽狂瀾倒,難復長樂興未央。
無言殘碑英雄恨,空留女墻對夕陽。
【作者自注】
(1)白帝城:位于重慶市奉節縣瞿塘峽口即長江北岸的白帝山上,系三峽風景帶上的著名游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白帝城”。
(2)二月:即1989年2月,系作者登臨白帝城的時間。
(3)瞿塘:即三峽上游之首的瞿塘峽,順江東下依次為巫峽、西陵峽。瞿塘峽又名夔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溪鎮,全長約八公里。
(4)云長:是三國蜀漢五虎上將之首關羽的字號。關羽,一字云長,又字長生。年輕時曾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千百年來,關羽一直是海內外華人心目中的忠義化身,并倍受歷朝歷代所推崇,被尊為武圣關公,與文圣孔子齊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的地方,為紀念和祭祀這位大英雄,幾乎到處都有為他修建的廟宇。這說明歷史不以成敗論英雄,人心自有公道在,雖然最終敗走過麥城,但瑕不掩瑜。
(5)麥城:在今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為當陽市的別名。東吳大將呂蒙襲取荊州后,關羽及部將周倉、義子關平等蜀漢將士在麥城被東吳孫權部將擒殺。流傳千古的關公敗走麥城,就是說的這個地方。
(6)先主:即三國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于西川建國號漢,并登基稱帝。“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即來自其子后主劉禪。
(7)吳江:作者指流經三國東吳境內的一段長江,借此代指東吳。古代長江因所流經的區域不同,其叫法也多種多樣,如蜀江、川江、楚江、荊江、揚子江等。歷代文人墨客多以此入詩,指代各自心目中的位置,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
(8)托孤:作者指三國蜀漢先主劉備在白帝城將兒子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輔佐一事。大約在公元223年夏,劉備為義弟關羽興兵報仇,揮師東下,討伐孫吳,不幸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史稱彝陵之戰)為東吳儒帥陸遜所敗,被迫退據白帝城,竟一病不起,遂急召諸葛亮托付后事。命亮輔佐其子阿斗(劉禪的小名),又令禪以父事亮。并授權予亮說:阿斗能輔則輔,不能輔卿即取而代之。俗話所說的“扶不起的阿斗”,就是源自這個劉禪。
(9)長樂、未央:即長樂宮與未央宮,是西漢皇家三大宮殿建筑群中的兩處宮殿,另一處為建章宮。作者借此代指劉姓大漢王朝。
(11)殘碑:作者指當時倒在地上的幾塊殘缺不全的石碑,借此比喻一代梟雄劉備匡復漢室的大業,就像無言的殘碑一樣,再也難以重新復原。
(12)女墻:作者指當時看到的白帝城城墻上的矮墻,據說最初修建女墻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火。此句主要表達作者當時一種無限哀傷的心情,既是惋惜劉備未能匡扶漢室,也是感懷自身境遇艱難。
【作者后記】
1989年2月,剛參加工作不到兩年的我,臨時受命陪同本地肖、王兩位檢察官前往當時的四川省奉節縣吐祥鎮去了卻一樁得罪人的公案。本來那事與我毫無瓜葛,許是年輕不諳世事,原本已經安排他人前去搞后勤服務的事,最終竟莫名其妙地落到了我的頭上。后來時間長了我才漸漸明白,真正想整人的始作俑者一直躲在背后捅陰刀子,而把不相干的人接二連三地扯進來當槍使。
好在當事人雖為那不值當的五千塊錢遭了五年的縲紲之厄,但出來后心里跟明鏡似的,單刀直入找到當年的幕后黑手——那個曾經權傾一時的家伙!沒想到失去權力的依托之后,那家伙竟是個十足的熊包軟蛋,嚇得渾身篩糠,跪地求饒……這么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那些當年攀龍附鳳的趨炎小人們,在違心地作了偽證之后,有沒有受過一絲一毫的良心譴責?有沒有半夜三更做惡夢被驚醒的時候?
……
我的這首小詩,就是那次陪檢察官去白帝城時寫的。直到1994年的某一天,我意外地在本地一家報紙上看到四川《三峽經濟報》正搞“天下第一簾杯”《情系三峽》“全國抒情短詩大賽”活動,才想起還有當年的心血來潮之作。我把它找出來謄寫工整后就寄了出去,沒想到數月后竟被該報刊登出來。這可是我這么多年來唯一的一次去白帝城,所以我要把這些記憶好好保存,留作紀念。
不要以為我那次是公費出差旅游,因為那次恰遇大雪封山,班車停開,我們被滯留在奉節縣城內十天時間,而旅社房間里又沒取暖設施,冷得受不了我們才跑出去活動。誰知回來后一個小領導說開支嚴重超標,只準報銷檢察官的費用,而我名下分攤的費用全由自己報銷。直到數年后我也當上了小有實權的領導,仍然還有人跑來舊事重提,請求我對當年的事情多多包涵。因為我們那次三人總共花了三百九十多塊錢,而我那時一個月才六十四塊一毛錢的工資,被財務上扣抵兩月多才扣完,害得我沒錢吃飯,只好找大一點的領導說好話,人家才格外開恩允許我天天厚著臉皮在單位食堂簽單賒賬。
有了這次窘迫的經歷,我后來對屬下總是網開一面,處處關心體貼他們,但卻養成了一些人得寸進尺的習慣,讓我深感人心的自私與貪婪,覺得要做一個好人,真的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