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天人族的領袖阿迦斯現在有7萬多歲,在他們的同類里算是中年的后期。按照正常情況,他的身體還不應該出現什么衰老、死亡的跡象,但是他最近10年突然出現了腋下流汗、頻繁眨眼、不會自然散發體香等的衰老現象。聯系到最近幾年整個聯邦內的一些不好的事件以及以吳瑞恩為代表的人類心理學家的理論研究水平的進步,他決定緊急召開一次元老會議,和元老們討論一下對策。
天人族之間沒有戰爭,在沒有實現當前的這種大一統時期前,國家與國家之間出現利益沖突時,相互之間會通過協商進行。如果雙方都說服不了對方,那么他們要么擱置做引起沖突的事情,要么維持原狀。他們不會用暴力的手段解決同族之間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聽對方說和自己不同的觀念時,會認真、仔細的聽對方說,如果對方講的有道理,他們會改變自己的做法,按照對方的行事規則來做。
人類的伏爾泰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這句話最重要的地方并不僅僅像表面詞意說的那樣,只是讓不同意見的人說話。更重要的是,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說的有道理時,要贊同并跟隨對方的做法做事。不然就變成了“你叫吧,你叫的再大聲也不會有人救你的!”
在天人族的歷史中,在前10萬年前科學發展的速度也比較緩慢。但是他們的人種在大約200年的時間里大腦的智力突然提高了,知識的傳播和繼承變得更加容易了。從那時開始,他們的藝術和科技進入了欣欣向榮的春天,開始了向外太空殖民和向內自我精神的完善。他們的能源是來自于正物質和反物質的衍滅釋放的能量,他們外太空殖民除了去富含金礦的星球開采黃金,還去尋找反物質。他們的通信系統的信息載體是引力波和中微子,從而實現了在超遠距離的通信過程中不需要建立中轉站。
相較于人類,天人族更先進的地方在于他們的心理學發展水平。他們對于大腦、心理的機理、運行機制的認識水平相對于人類的水平就像是愛因斯坦和亞里士多德的差別。他們在發現了人類的存在時,曾經驕傲了一段時間。但是他們的科學家很快認識到,他們的大腦和身體其實和人類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只是他們的性能更強一些。從外表來看,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很明顯的:穿著、膚色、頭發、眼睛、胖瘦......人們一般直覺上認為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個性大于共性。但是從基因組的角度看,每個人的基因是一模一樣的,人與人的區別在于基因的序列,而任何兩個人的基因序列只在0.1%的差異。而且人與自己的近親之間在基因序列的差別上也只是有1%-2%,人與老鼠之間的基因序列的差別也只有5%。天人族在最早發現自己和人類在基因上的如果相似時也很驚訝,因為兩個種族之間相距1000光年,不存在基因交流的可能。
當在地球考察的天人族的著名科學家諾頓在1萬年前認識到了天人族和人類之間的聯系和影響時,感覺自己的三觀被顛覆了,他自己一個人在飛行器里思考了一個月,然后中止了科學考察返回母星。他只把這個秘密告訴了天人族的領袖阿迦斯,并且和阿迦斯制定了監視人類的計劃。
做為天人族的英明、無私的領袖,阿迦斯把自己的長子寧薩派去和諾頓一起監視人類。在監視的過程中,寧薩要隱藏在人類當中。寧薩要選擇生活在人類當時科技最發達的國家,而且還要處于信息的中心。他往往既要成為某個時代的歷史人物,但是又不能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人物。諾頓將他們的太空基地建在月球的背面,諾頓會定期到地球表面與寧薩會面,進行信息交流和討論地球人的當前發展水平。在適當的時候,他們會影響一下人類的發展進程,讓人類按照有利于天人族的方向發展。
寧薩在地球的生活中,由于地球環境的影響,他在35000歲時就死了,他在地球上生活了9000年。當阿迦斯知道了長子的早夭的事情時,寧薩已經去世1000年了。寧薩的英年早逝讓做為父親的阿迦斯深深的感到內疚,他在思念自己的長子時,也只能通過閱讀寧薩留下的日記來體會長子生活在異族中的孤獨和痛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