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對于剛剛步入大學的新生來說,大學這個好比小社會的地方既是他們期盼渴望的,也是他們望而卻步,充滿恐懼的。
從初中到高中,他們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父母的安排之下進行著,盡管枯燥無聊,但對于他們而言,這是一種難以擺脫的枷鎖,而這個枷鎖并不是自己所設定的,當你想要掙脫的時候,總是會被一切數不清的條紋,規矩,家庭等等因素所束縛,所以從那時以來,我們總是用一種在心里牢籠中按部就班的態度數著天數過日子。
然而,我們的內心是充斥著熱情和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我還記得在我高中的時候,時常幻想著未來步入大學,進入社會的生活,它們是美妙的,滿足自己內心一切幻想的浪漫的存在,而這種心理大概在我進入大學后的不久就不復存在了。它就像泡沫,只適合于我們的觀賞,當你觸碰它時,這一切的絕倫就幻化為“嘭”的一聲后的幾滴充滿化學氣味的液體。我把這段時間的變化常常放在自己心里來時刻提醒著自己做一個現實的人。
經過了一年的學習生活,在這一年,我或許沒有什么很大的成就,然而我收獲到了一群可愛有趣的朋友,能夠一起談心,彼此互相理解的人。有一句話是我嘗嘗掛在嘴邊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或許是大多數人心中所想,卻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達到這樣的一種狀態,當然也包括我在內,可我還是愿意讓這一句話去督促著我或者說是提醒著我還著這個方向去努力,這樣一種至美的狀態可能再優秀的人也都無法真正的實現,或是對“理想”的追求,“一步一個腳印”起碼我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這也是這平凡生活中的一劑興奮劑。
其實今天想到寫些想法還是因為一個人吧,現在大二的我后知后覺一年的時間真的可以改變很多人和事,從一年前的不諳世事到現在能夠平衡好自己的心理應對各種場合,我或許是感謝的,但同時,我或許會懷念一年前甚至是高中時期的自己。生活圈子的改變真的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方方面面,也許現在僅僅只是大二的我并不能夠說些比較“老司機”的話,但我的確感受到了一點的改變,這也是我很想很拒絕的改變:現在的我真的少了年少時的沖勁!現在的我做事情要考慮很多,別人會不會喜歡?這樣到底好不好?我做了要是結局不好怎么辦呢?正是這些顧慮讓我做事變的縮頭縮尾,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我是一個比較快熱的人,天生自然熟,可能我的性格使然,讓我對一切充滿新奇,但同時我很注重個人的空間。我喜歡熱鬧的場子,卻又在熱鬧中反而變得安靜,當環境熱鬧的時候,我更愿意給自己一個安靜的地方來放空自己。就像當我傷心難過不愉快的時候,我會用食物來堵塞自己內心的不安,也會把自己閉塞于一個密閉的環境,聽悲傷到底的歌來讓自己“崩潰”,這也許是我最“滿意”自己的泄憤的狀態吧。[好喜歡]
身為大二的我,雖然在大學生活了一年,但仍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身為班助的我,看著這群跨入大學的小朋友們,用一種老學姐的姿態來說,大概是,年輕真好!我多么的希望看著這群“小朋友們”能夠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盡管你會有失敗,但順風順水的日子畢竟不是一直存在且一直依賴的,或多或少的失敗或是你成長的動力,年輕人,有什么好怕輸的,乘著年輕,為什么不跟著自己的心走,失敗算什么,跌倒了就再爬起來,沒有什么不可能,大不了失敗之后找一種自己適合的排解方式去緩解。醉一次酒,睡一夜馬路,喊一晚上嗓子,第二天,終將是全新的一天!
相對這群孩子們說:愿你們在自己可以把握做主的日子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沒有什么事是睡一覺不能解決的!
“燥起來吧,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