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不定詞與助動詞的共同點
一、后面都要接原形動詞
二、都有『不確定』的語氣
三、都要用完成式來表達相對的過去時間
四、所有重要的語氣助動詞,都可以改寫為不定詞
- 不定詞與動名詞的區分
一、plan
二、avoid
三、hate
四、like / dislike
五、try
六、remember
七、stop
- 使役動詞與原形動詞
- 感官動詞與原形動詞
總結
所謂『不定詞短語』,就是 to 加上原形動詞所形成的短語。
筆者觀察,不定詞最合理的解釋就是把它視為 -助動詞- 的變化。
只要確實弄清楚 -不定詞- 與 -助動詞- 之間的關系,就可以不必背任何規則、表格,而全盤了解不定詞的變化以及它與其他『動狀詞』(Verbals)之間的關系,包括現在分詞、過去分詞與動名詞。
百度 助動詞:
- 最常用的助動詞有:be, have, has, do, does, shall, did, will, should, would等。
A、不定詞與助動詞的共同點
后面都要接原形動詞
二、都有『不確定』的語氣
- 第一句:是確定的語氣,當做事實來敘述;
- 第二句:加上 助動詞 may 之后,變成不確定語氣,是個推測,不是事實敘述;
- 第三句:一旦用到不定詞,也是不確定的語氣。He seems to be right 是推測,不是事實敘述
這種不確定語氣是不定詞與助動詞之間一個很重要的共同點,可以用來判斷何時該用不定詞。????
三、都要用完成式來表達相對的過去時間
助動詞與不定詞本身都無法完整表達過去時間。
解析:
- 助動詞 must 沒有過去式的拼法;
- may 和 might 都是未來時態;
- 助動詞都只能用來猜測現在或未來時間的事情,助動詞本身缺乏表達過去時間的能力。
解析:
- 在猜測過去的事情時,助動詞不論是 must、may還是might 都只能表示語氣強弱的差別,無法表達過去;
- 助動詞后面要接原形動詞,也不能用過去式,所以別無選擇,只好用完成式來表示過去,也就是 must have rained 這種形態。
- 就這點來看,不定詞仍然與助動詞相同。
解析:
- 句子的動詞 seems 是現在式。可推測的事情是昨晚的事,是過去的時間,所以『下雨』應該是過去式;
- 但是不定詞與助動詞一樣,本身缺乏表達過去的能力,而且它后面要接原形動詞,也不能用過去式,所以只能用完成式來表達過去,變成 to have rained。
- 這又是不定詞和助動詞的一個共同點。
四、所有重要的語氣助動詞,都可以改寫為不定詞
從以上四點來看,不定詞與助動詞其實是一種東西的相互變化,凡是不定詞出現的地方,都可以看成是另一個從句的省略:把主語省略,助動詞改為不定詞。
B、不定詞與動名詞的區分
傳統語法所稱的動狀詞(Verbals),包括 現在分詞(Ving)、過去分詞(Ven)、動名詞(Ving)與不定詞(to V)等等。
其中現在分詞、過去分詞是形容詞類,不定詞則是『不一定什么詞類』:它可以當名詞、形容詞、副詞使用。
這就產生了混淆點:比如,動詞后面的賓語位置,必須用名詞類。可是動名詞和不定詞都可以當做名詞使用(分詞只能當形容詞,可以不必考慮 ????),到底如何區分?看如下:
一、plan
解析:
- to marry next month 是 plan 的賓語,必須用名詞類。
- 為什么用不定詞 to marry,而不用動名詞 marrying 呢?因為 to marry next month 就是 (that)they will marry next month 的變化。
- marry 是計劃中的事情,下月才發生,是未來式。
- 再把 they will marry 改成 they are to marry;
- 這時候,如果把重復的主語 they 和空的 be 動詞 are 省略掉,就成了不定詞 to marry。
二、avoid
解析:
- 這里用 making 比用 to make 恰當;
- 因為** to make 是 will make **的省略,既然是『避免』,后面又用 will make (姜要做),意思就變得不清楚了。
小結:
一般語法書中規定 avoid 后面要用動名詞,這是因為四種動狀詞中,只用動名詞和不定詞可以做名詞類使用,也就是說:只用這兩個可以當 avoid 的賓語。
如果用不定詞 to make,則帶有 I will make 這種未來式的涵義,與 avoid 這種具有否定意思的動詞并不合適并列,所以只剩下動名詞 making 是唯一的選擇了。
三、hate
解析:
- hate 固然也是否定的意思,可后面卻要接 to say,這是因為 to say 是 I have to say,也就是 I must say 的變化,表示『雖然很不愿意說,可是我不能不說。』
四、like / dislike
解析:
- 第一句:to be,可以視為 I can be 的變化;
- 第二句:to wait 可以視為 I will wait 的變化,它可以作為 like 的賓語,成為 like to wait (愿意等),或變成否定句 don't like to wait(不喜歡等),這些都可以使用不定詞。
- 第三句:動詞 dislike(不喜歡)本身是否定的,后面就不適合接 I will stand in long lines(愿意排隊)。而且 dislike 不像 hate,它沒有『必須』(have to)的暗示。所以 dislike 的后面接 to stand 就不適合了。既然不能用不定詞,就只剩下動名詞可以用了,所以要說 I dislike standing....。
五、try
解析:
- to be on time 可視為 I can be on time 的變化。
- 主語從句動詞 try 有『嘗試』的不確定意味,所以后面用不定詞 to be on time,代表『希望能夠準時』。
解析:
可是,如果你每次約會都很準時,結果對方都遲到很久,別人就會指點你:下次故意遲到試試看。
用 being late 而不用 to be late,是表示『遲到』是一定做得到的,至于動詞 try 所暗示的不確定性,現在不在『遲到』一事的本身,而是在『試試看遲到一下的后果會是如何』。
解析:
- 這個句子很奇怪把! I try if I can be late,說話的人努力遲到,但不知道能否成功。
六、remember
解析:
電話還沒打,時間是未來式。因為有這種不確定性,所以用 must give 或 will give ,也就演變成 to give。
解析:
這時是確定的事實語氣,沒有助動詞存在,也就不能變成不定詞,所以只好用動名詞 calling。
七、stop
解析:
talking 可以視為 he was talking 的變化,演講是一直在持續進行的,然后才停下來。所以用 talking 來表示動作的持續性。
解析:
- 在這個句子中, to drink 是 he could drink 的變化,整個句子可還原成如下:
- 句子中 so that 引導的是副詞從句『為了要喝口水』,它是修飾動詞 stopped 的原因。改成不定詞就成了 to drink some water,這個不定詞短語仍然是副詞類,修飾動詞 stopped。
C、使役動詞與原形動詞
了解不定詞是什么,就能了解使役動詞的后面為什么要接原形動詞。
來對比一下使役動詞和一般動詞有什么差別。
可以改寫為:
-
- ask 是普通動詞,邀請人參加,但別人愿不愿意是不確定的,所以會牽涉到語氣助動詞 would come, 這就會變成不定詞 to come。
使役動詞與普通動詞的差別就在于它有強制性,它的結果是確定的、無從選擇的。因為這種確定性的語氣,排除了助動詞存在的空間,因而也就不能用不定詞:
如果老師客客氣氣地問:Will you stay behind ? 就會成為下面這句敘述:
解析:
- 這個小女孩有選擇的自由,她愿不愿意留下來這點還不確定,所以會有助動詞,也就會變成不定詞。
- 可是如果老師是命令她留下來,沒有選擇的余地,那么老師說的就是:Stay behind !
- 請注意:命令句的原形動詞,表示的就是強迫的語氣。它要求結果是確定的,已經沒有助動詞存在的空間,這時候就不會變成不定詞,而是原形動詞。
- 像 let、have、make 等使役動詞,后面是接原形動詞而不能用不定詞,就是因為這種強迫性的命令語氣,使它的結果不具有不確定性,因而不能用不定詞。
- 不過這并不表示使役動詞的后面只能用原形動詞,例如:
- 這個句子使用過去分詞也是正確的,至于為什么?在第六章提到分詞再說。
D、感官動詞與原形動詞
感官動詞的后面接原形動詞的道理,與使役動詞是相同的:因為不定詞的不確定性不適合這個上下文。
所謂感官動詞,就是see、hear、watch 等等。它們后面不適合用不定詞,是因為不定詞是助動詞的變化,有不確定的語氣。
如果說 to play the violin,那么表示 she would play the violin(她想要或將要去拉小提琴),那么你聽得到嗎?所以感官動詞這種『聽到、看到』的字眼,只能配合確實發生的事使用,而不能和帶有『不確定、未發生』涵義的不定詞連用。
那么,感官動詞可否與現在分詞一起使用呢?當然,如果她正在拉提琴被我聽到,那么用現在分詞 playing 來表示持續性是最好的。可是:
如果像這個例子,只是大叫一聲,叫聲并不持續,那么用現在分詞 crying 并不好,因為這樣會變成:
這個意思就不一樣了,所以不能用現在分詞。既不能用不確定的不定詞,也不是被動語態,不能用過去分詞,就只好用原形動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