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下來開始學習英語已經有兩個月了,這兩個月里學習了幾套教程,閱讀了好多本原版書,我不斷渴望有一個新的提高,但是卻忘了審視自己,是否學得足夠認真,足夠努力。
每天下班回家,坐在書桌前開始學習,想著把當天的學習任務抓緊學完,我好像更在乎學完,而不是忽略了過程中的思考和認真程度。我想著自己每天抽出幾個小時學習英語,感覺自己很厲害,但是今天我才發現,我的行動由于認真度的不夠,并沒有得到想象中應有的收獲,我只是把自己感動了而已。
在學習口語視頻課程時,我經常會一邊刷著手機一邊聽,有時一邊想著其他事情一邊聽,我理解了課程中短語的含義,跟讀了視頻里提供的對話,就以為自己把這個課程學通了,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學得速度很快,學起來很輕松,真是太天真了!
視頻課程雖然是全英文的,語速卻非常適合精聽跟讀,但我從來沒想過跟讀對話意外的內容。說到底,學習這套課程目的在于練習口語,我卻固步自封,老師舉例了什么對話就學了什么對話,從來沒想過可以跟讀整個課程內容,可以跟讀解釋短語的內容,既沒有足夠努力也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
以這樣的狀態學習,最終也只能學到皮毛罷了。
持續行動會給生活帶來改變,不僅僅是簡單的持續行動,我想應該是一種有效的持續行動,每天進步一點點的行動,而不是一味的原地踏步。
我從研一開始長跑,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了。在最開始的兩年,我只是跑啊跑,不關注配速,不關注步頻,不關注跑量,甚至在跑馬之前也從來不做功課,這導致我兩年內的配速一直保持不變,并且在跑馬時間都是將近6個小時,每次關門前能剛好完賽。我還不斷安慰自己,我只求安全完賽,并不想PB,能夠完賽已經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了呢。
但是今年開始我加入了本地的跑團,開始了比較科學的訓練,跑馬前兩個月保持了一定的跑量,并且進行了長距離拉練。這樣做直接讓我從一個550跑者升級到了430,這簡直是質的飛越了。
可以說過去的兩年我也是在持續跑步,每年參加一場馬拉松,但是我的跑步訓練都是無效的,沒有進步的,這才導致了配速沒有絲毫變化。可笑的是,當時一起跑步的小伙伴每次超過我時,呼吸很重,但是自己的呼吸卻很平穩,心里還在想著自己保持的好。直到今年配速有了提高,跑快時猛然發現自己的呼吸也是很重的,這才明白人家呼吸重是因為在進步,我的呼吸雖然平穩卻沒有任何提高。
道理相同,當我覺得我學習視頻課程輕松的時候,那么可能我并沒有在進步(這里指課程難度相當),或者說我把課程想得太簡單了,沒有深層次挖掘可以學習的地方。
每天學習并沒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每天可以因為學習而可以讓自己進步一點,才是真正值得高興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