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冬月廿五,申時三刻。正紅的斜陽,依然能照亮腳下的路;在屋內,書只有舉過頭頂,才能看清紙上的文字。
又到了一年結束時,該回憶、總結、盤點這過去的30歲。
往年到這個時候,我都會在屋內來回踱步,在床上輾轉反側,抓耳撓腮、苦思冥想這一年干了點什么,怎么寫總結。今年不一樣,想到寫年終總結的時候,那是一個迫不及待、躍躍欲試,好像已是滿腹文章,其實下筆時茫茫然也。
以前想象的年終總結,總是像一份報表,羅列著我這一年看了多少本書、幾場演唱會、多少場話劇,也有聽了多長時間的音頻,去了哪些地方,等等。滿是數據,彰顯我嚴謹的,同時在炫耀。而如今,我更想說說事和感受了。
過去的一年,我一直在踐行著圖上的這句話: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決我自己的問題之中。從心理咨詢到親密關系,到讀書,到旅行,到聽歌,到看劇等等的行為,無一不是在與自我的交流。
剛剛定義我去年一年做的事;現在定義我去年一年的變化,就是成長。對于我個人來說,我極其看重“成熟”這個詞,很想它成為我的標簽,越加學習和經歷,發現我還離它有一定的距離。
接下來,我詳細的闡述一下。
如果說這世上有公平,我會認為那一定是一天里的時間。一年里,我耗時最多的是讀書,尤其是下半年。燒上一壺水;然后“小度,小度”,播放?輕音樂、靜音樂、白噪音、貝多芬、阿炳... ...;最后捧起一本書,窩進沙發里。回想起來,時光靜好,我的心也是滿滿的。
書,主要是以應用心理學,臨床方向為主,通俗的說,就是心理咨詢方向。有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實戰錄等五六本心理咨詢技術技巧的書,這些都是專業理論書籍,幫我搭建著心理咨詢里骨架,也在教我如何與人溝通,如少問why,多說what、how,就是多關注說話的人。道理很簡單,也被前人給總結了,就是蘇格拉底式詰問,我用起來卻像北方的冬天里,赤手握了一只鐵棒;我也感覺冷,對方也感覺冷,而且對方還感受到了攻擊性。
專業理論書籍的邏輯性太強了,作為知識還是可以的,就是缺少了情感流動。這也是我在讀《你是人間四月天》的時候發現的,先是在散文、詩歌中發現,詞語是可以那樣的堆砌,有時讀個兩三句,就會感覺到這個詞的語序好像不對,兩三篇文章后,就慢慢適應了;然后就是體會到林徽因在每一篇文章里注入的情感,對徐志摩死的悲痛和悼念、對梁思成的愛、對兒子的思念和關切等等。
當我有了這樣新的體驗,我開始學會交叉的去看一些書,專業的、理論的、散文的、詩歌的、小說的。一年內我也著實看了一些書,也沒細數,內心里對自己還是挺滿意的,望來年還能繼續下去,不奢望能有超越。
再啰嗦兩句,這一年內對我最大改變的書或者文體是詩歌。當我默默的看這些詩歌的時候,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文字堆砌而已;可是當我朗讀朗誦詩歌的時候,詩人想要表達、傳達的情緒情感就表現出來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年里,我最開心的事是旅行。我去了重慶、成都、大理和麗江,這三個地方、四座城市,每個地方待了一周。
我喜歡重慶的火鍋,七天三頓火鍋,每每是辣到鼻涕、眼淚和汗水一把抓。我喜歡重慶的大河,開一瓶啤酒,坐在窗前,串流的河水帶走了很多煩惱。我喜歡重慶的大樹,粗壯的樹干,茂密的枝葉,遮天又蔽日,又彰顯了城市的底蘊。我喜歡中山四路,沒有穿梭的汽車,沒有喧鬧的人群,還有不染的街道。我喜歡川美重慶校區,整棟樓面的涂鴉,流露著美和自由的氣息;一條街的亂寫亂畫,則留下了小朋友的笑臉,情侶的甜蜜和一個人的內心。最后的最后,我喜歡重慶的妹子,身材完美且迷人,穿著大膽和時尚,我是目不轉睛、目不暇接... ...
在成都,我難忘的是雙胞胎侄子的調皮和可愛,大寶更怕生一點,二寶更活潑一點,兩個人在打在搶在幫在扶中成長;我難忘的是家人的愛,能感受到大爺許久未見的開心,也聽到了哥哥很多關切的話;我難忘的是朋友的熱情,帶我吃魚、吃串串,帶我逛街講歷史,帶我看熊貓;難忘的是藏民街的壓抑,一街的遮天大樹,不僅遮住了陽光,也壓抑了氣氛,從黝黑皮膚里露出的眼神,讓人膽顫心驚;難忘的是午后的炎熱,成都的陽光就像是從浴霸里射出來的,又亮又熱,從11點到18點都不斷電;難忘的是孟京輝的話劇,浸沒式話劇《成都偷心》,身在其中很難一次性看懂這個故事,卻能在情境里感受到的緊張、激情、震撼等等;難忘的是青羊宮的幽靜,沒有比肩接踵的朝拜人群,但也不缺少香火氣,幽幽靜靜,靜靜幽幽,我在里面有一絲安寧。
重慶、成都是獨闖天涯,大理、麗江是團隊協作。一人發起,一人組織,一人計劃,一人服務,一輛車,一間房,四人分工明確。大理吃到黎族的銅鍋,屋內喝著小酒吃著肉,耳聽對面酒吧的歌聲;拉市海看到夜晚的星空,很久沒有看星星了,我不認識它們,同樣它們也不認識我,但是不妨礙我喜歡它們的美;玉湖拍到滿意的風景,有白云、有藍天、有雪山、有綠樹、還有碧水,我不會照相,可是當我把那一瞬間都留在我的照片上時,我喜歡上了照相;束河見到優雅的爵士,飄洋過海留學歸來的朋友和酒吧的樂隊臨時搭伙,讓優雅的爵士回蕩在酒吧里,讓我興奮,也讓買單的人駐足;麗江聽到古老的音樂,一群白發蒼蒼的老人在守護著瀕臨消失的音樂,沒有復雜的旋律,就是堅守;洱海遇到美麗的日光,白云蔽日,有調皮的陽光逃了出來,形成了光柱,與暗暗的天色形成了對比。一路上,播放著各自喜歡的音樂,也伴隨著朋友的詢問——這是什么?
旅行中,我害怕,害怕寸步不前的人流,如重慶洪崖洞,成都熊貓基地;在人群中,我有著莫名的煩躁感。我喜歡,喜歡和不同的人聊天,三五個人一桌,聊著他領域的東西,如重慶青旅見到了同性戀,還有飛行員等等。
讀書和旅行都是在間接的遇見自己,那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心理咨詢,這也是我一年內最滿意的事。我報了一門培訓,是培訓新手心理咨詢師的,去年二月份開課,學習三年,包括線上課程+筆記+考試和線下團體。其中,培訓機構附送福利——70次的半價個人成長,而個人成長已成為一個心理咨詢師的必經之路了。
我是從四月份開始個人成長的,到年底歷經了八個月的時間,接受20多次的心理咨詢。起初的我,通過學習掌握了少許的心理學知識,并用這些知識進行自我分析。在咨詢室里,我分幾次把自我分析講給了心理咨詢師,內心還是帶著榮耀感,潛臺詞是:你看我分析的怎么樣。我的咨詢師呢,并沒有被我的分析驚艷到,在之后的幾次、十幾次的咨詢中,我被問到最多的,也是我最怕問道的:你當時的感受呢,你現在有什么感受。當我一次次被問及到感受的時候,內心湖面上的那層冰也融化一點,只是這遠遠不夠。
我的咨詢中,最多出現的一種現象是咨詢時間的延長。我曾就這個問題問過她,我說:你為什么每次都不按時結束咨詢。咨詢師的回答是:我有感覺到你被條條框框給限制住了,所以你這樣一絲不茍的話,我就在外部的設置放的寬松一些。
還記得填咨詢調查表的時候,我只是寫了一個個人成長,我并不知道我的困擾在哪里。咨詢的深入,我知道了,我知道我最大的困擾在親密關系。去年初,我曾這樣想過,我想要做的事情,我一定要去做,如果因為我的決定,讓我父母有了健康危機,我愿意承擔來自他人的指責;可是到年底了,我卻看不得親人離世的畫面,看不得動物死亡的場景。我在九、十月份,和我父母“和解”了,那是一個午飯后,我媽媽抱怨我不理解她等等,我當時也繃不住了,委屈的哭了出來,說:我現在很擔心他們的身體,擔心哪天會失去他們。
以上只是我個人成長中的一些事情,不能窮盡。再說團體咨詢吧,記憶最深的是咨詢師對我說:你先別急著回答,聽聽其他人怎么說。十幾次的團體咨詢中,這樣的話出現的最多,當某一個人針對我的部分說完以后,我都急于做出回應,或解釋,或回答。咨詢師說這句話的當時是有不爽,憤怒等等,可是沉浸下來,很多人的話卻又聽進去了。
一年了,我很想聽聽別人對我的評價,尤其是正面的,我看看自己有什么樣的變化和成長。我在團體咨詢中提出,卻沒有人回應,不過我堅信每周一次個人成長和每兩周一次團體咨詢,是在助我認識自己。
別人不夸,自己夸,再寫寫我的一些變化。去年我依然在看話劇、看畫展、聽livehouse,還看了舞劇,不過我不在強求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比如一副畫,我會走遠了看,再走近了看,是遠近高低各不同;比如舞蹈,我會感受舞者的韻味等等。去年我還跳傘了,感受一沖而下的失重感,和無死角的欣賞這片大地。去年我學會了做飯,不好吃沒關系,我還是把自己養胖了20斤。去年我了解了保險,各種險種的目的和用途。
過去的一年,我在想我不要什么,我也在想我要什么;我在想我要什么,我也在想會有什么不好的結果;我在想不好的結果,我也在想我能面對任何問題;我在想著面對問題,我也在想第一步干什么。
一篇文章,開始于陽歷新年前12天,結束于陽歷新年后12天,書不盡這一年的故事,在心理咨詢段有著不盡興的感覺,結尾也是草草收場,滿是遺憾,就這樣吧。
新的一年,該練練文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