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偷偷占女人的便宜,會被稱為‘吃豆腐’。這是為什么呢。
相傳在漢朝,長安街上有個豆腐店,是夫妻倆在經營。而且老板娘長得非常漂亮,被人們稱為豆腐西施。
做生意,都希望顧客多來些,豆腐店也不例外。為了吸引更多顧客,老板娘只好犧牲色相,賣弄風情。人們為了多看老板娘,就經常以“吃豆腐”的名義去豆腐店。進了店,看見老板娘,吃豆腐的人會和老板娘調情,趁著付錢的時候摸摸老板娘的手。
那些吃豆腐的人的老婆們可就不高興了,就呵斥丈夫:你又去吃豆腐了。時間久了,‘吃豆腐’就成了男人占女人便宜的代名詞。
還有說法是:‘吃豆腐’是舊時的喪俗。古時誰家辦喪事,準備的飯菜里都必須有豆腐,去喪家吊唁吃飯,也就被叫做‘吃豆腐’,也叫‘吃豆腐飯’。江浙地區的農民家里有了喪事,要把遺體從家里移到墳地埋葬,需要人來幫忙。到了吃飯的時候,喪家就會準備好桌子,端上飯菜請幫忙的人吃。
有些游手好閑的人,就趁著忙亂時,不幫忙,也坐到飯桌上吃飯。喪家發現了,也不方便趕他們走。喪事上的飯菜都比較簡單,以豆腐為主,白色是喪事的主色。去幫忙的人,因為忌諱說去給喪事幫忙,就說是去吃豆腐飯的。那種不幫忙還蹭飯吃的人,也說是吃豆腐,這大概就是‘吃豆腐’的由來。
在上世紀30年代,上海就流傳開‘吃豆腐’這個詞語。現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多是男生和女生調情,動手動腳,就被說成‘吃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