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難的不是獲得,而是告別……
幼時在北京有著很好的朋友,可是兩年后她離開了北京。送別時,是在冬天的晚上。我舍不得,哭了。她也很傷心,總是兩三步地回過頭看看我,然后叫我回去。這時,才發現告別時好傷心。
后來,小學畢業,高中畢業,總是要與同學們告別。告別很難,但卻比原來灑脫了些許,因為我們豁達地說著:以后總會見面的,QQ,微信,電話很方便的。然后微笑著說拜拜,其實在豁達地告別后,還能像之前說的那樣時常聯系嗎?也許我們還會再見,也許永不相遇。就算再見,當初的感覺還在嗎?所以,趁著還在一起,便好好的告別??赡芏嗄暌院?,我們就慢慢忘了。
正如《后會無期》中所說: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后一眼。
世事難預料,也許你以為不變的人,事,后來都變了,都不在了,因而,告別在離別時顯得尤為重要。
與父母的告別,滿不在乎,因為我們總是相信我們會見面的。然而出遠門時,父母送別,告別地說著:在外注意安全……然后望著我們遠去的背影,只是望著,不去追。因為在他們看來,告別顯得蒼白而無力。正如朱自清的《背影》,當看著父親的背影時,便感受到了深深的父愛。
人們不喜歡告別,可能告別會讓離別更傷感。我們大多相信還會再見,不愿意去想象再也不見的情形。所以告別便越發地輕描淡寫,正如王勃告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可是,總有一天我們都得告別,告別親人,告別人世……從不敢想象那一天的到來,因為今天沒有發生。可真發生了,卻發現連一句告別都來不及說出口,只是目送著別人永遠的離去,原來才發現最難的還是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