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長于廣東潮汕地區,那是我的家鄉。大學主修計算機系專業,畢業兩年多,目前在廣州任職互聯網行業的相關崗位。
說起大潮汕,人們會認為這邊的習俗很傳統,守舊。但現在,這里早就沒有了指腹為婚,沒有了娃娃親,沒有了必須生男孩兒的想法,女孩兒并不只是家庭主婦的角色,相親現象已經普遍存在,跟大城市人兒的思想沒啥區別?,F時代的潮汕男孩兒也不像以前那么大男子主義,女孩們有了一定的知識體系,也開始走上職場,并有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她們也想在職場上有所作為。畢竟,校園里所學的知識就是服務社會,為社會作貢獻,這是學生時代老師經常教導的,現在走上社會,更不能忘懷。
【行業氛圍】
畢業以后,因為自己專業的關系,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行業,走上崗位之初,或許你會瞻仰周邊有工齡的同事,為什么還有這個東西,我不懂啊;為什么這個東西是這樣做的;這個活兒為什么可以干的這么漂亮?...... 千百個疑問,時時刻刻提醒你要去學習,去掌握。就是在你進行主動學習,獲取新知識的同時,不知不覺,一個“行業氛圍”形成了,同事間會對本行業的新聞,技術進行雜談,交流想法做法,改進過去做的不妥的地方,調整對未來的一些規劃,進而實踐心中的想法,每個人的進取心看起來都那么強,偶爾還開著業內人士才懂的玩笑,大家對行業發展的關注度很高。有時會想,或許這才是你所暢游的天地,喜歡的模樣。
【便利性】
現在一線城市的生活實在太便利了:
出門地鐵、公交、滴滴打車、優步;
商場購物刷卡、優惠券、支付寶、微信支付;
吃飯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
團購優惠大眾點評,美團.......
互聯網說白了,就是一個服務業,服務著大眾。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誕生,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便利,而這些企業的推廣運營,往往首選一線城市。
【薪資】
記得以前任職的一家公司的人力專員叮囑我說,請不要把你的薪資告訴給別人。這確實是一個敏感話題,但這人力的希望,終究不太可能。一線城市的薪資水平固然要高于二三線城市。在一線城市拿著感覺還不錯的月薪,每逢周末約約同學聚餐,定時為自己增添衣物,研究著這個保養皮膚的方式是不是正確...... 在目前一線城市的薪資水平看來,這些事兒做起來不在話下,生活還可以過的很小資?;氐嚼霞夷兀啃劫Y還有一半吧?還可以多吃幾頓大餐嗎?還可以多去KTV唱歌么?不不不,你得悠著點了,要不然手機話費都沒能充值了。
確實,如果對比這幾個點,回到老家,確實稍遜一籌。行業氛圍的落后導致了討論交流不是很順暢,而且夾雜著更多的因素,比如人情世故,有可能不再很單純關注這個行業的發展?;ヂ摼W的便利雖然已經開始融入二三線城市,但是要趕上一線城市的步伐,這還有相當一段距離,至少現在看來,這種便利性還不夠普及。薪資這個問題,大多人的心理肯定是越高越好,選擇了回歸故鄉,這個折扣可是不小,你能接受么?
曾經想過要回去,一把淚珠,抹在了額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