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凌晨3點才睡(其實就是今天早上3點了),緣起是幾個相熟同事送別辭職同事小超。邊吃邊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就到3點。今天看到這個晨讀材料,突然想起這頓飯的各種細節,發現居然可以“對號入座”。
1.投其所好
【a.尋找共同點;b.讓對方感覺到ta很重要】
一桌六個人,只有我一個女性,而且只有我單身。說句實在話,特別容易尷尬。嗯,然后說曹操曹操到。有個叫牛哥的小伙特別八卦小超在上海的女朋友,還起哄說,這次辭職,就是為了結束異地戀什么的。我坐在牛哥對面,確實有一個瞬間,感覺被晾起來了,即使是大家也比較熟了,比較了解。幸好,這時候發財哥用房價高漲來轉移話題。無論是一對一的溝通,還是一群人談天說地,要“投其所好”才能聊得下去,這不是委曲求全,不是虛以委蛇,是大伙兒努力尋找共同點,讓話題不冷下來,讓互動或相互理解得以進行下去。發財哥的“出手相助”也許是無意,也許是刻意為之,凡事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效果:我在這個聊天氛圍中舒服了一些。
這種類似感受相信每個人都非常敏感,而不僅僅是我。比如,在吃飯中間,小超,剛總和我就工作上一個軟件的使用細節糾纏十多分鐘,誰也說不服誰。這時候楚少和牛哥都跳出來了,直接說,“換個話題,換個話題,你們吃飯聊這個話題,真是急死人了。”我們三個才意識到要趕緊“休戰”。
2.利用稀缺
【a.揚長避短;b.長短互換】
回過頭來,談談特別宅的我為什么會答應這次聚餐。(一般工作以外的群體活動我是能不去就不去。)官方原因剛才已經提到,畢竟小超此次一別,就是各自奔天涯了。但我心里明白,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其實更想在這頓飯中了解到其它公司的信息(小超跳槽到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比如,公司做事風格,人才培養方式和薪酬等等,也想知道其他人對我們自己公司真正的想法,從而反觀自己的職業狀態。單個人的感受畢竟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在溝通中各取所需,長短互補,這樣大家都能迭代各自的眼界和觀念,這頓不就更和和美美嗎?
3.夸贊技巧
【感受-事實-比較】
做事情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自己埋頭苦干;第二層次,委屈地到處張口求助;第三層次,知道在哪里找到會做的人,而且知道那個人愿意有條件幫你;第四層次,你還沒開口,別人主動幫助你解決問題。要達到第三層次或者第四層次,一定有充滿智慧的夸獎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還是說這頓飯。吃完飯以后就各回各家。小超,發財哥和我拼一個車。發財哥和小超住F小區,我住B小區。兩個小區隔了一兩公里呢。作為女司機的我和作為副駕駛的發財哥有以下對話:
發財哥問:“你開車多長時間啦?”
突然被這么問,我雖然覺得有點奇怪,但是如實回答了。“一年半左右吧。”
發財哥接著說“小開,我覺得你開車開得挺好的。”
作為女司機,我一直收到的都是抱怨,所以聽到這種“夸”,覺得有點假。于是趕緊回道:“我知道自己水平,不用安慰女司機我易碎的心啦。”
“不是啊,我坐在你的車上,確實感覺到你開得很穩,操控也不錯啊。遇到紅綠燈剎車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這回輪到發財哥疑惑了。
我一聽,想了一下剛才幾個路口的“表現”,確實還不錯。聽見發財哥這么說,心里喜滋滋的。這時候,小超提了一句,“小開,一會兒你在F小區最里面的10座放下我們吧。”我還在剛才被夸的高興的情緒里面呢,于是特別老實地停到指定地方。回程的時候愣了一下,反問自己:“我怎么突然進F小區里面了?以往送同事,就停在小區門口就閃人了,嫌進小區要跟保安各種說好話,太麻煩了”。大概是被夸獎了,夸的人真心實意,聽的人也如沐春風,所以進來小區即使麻煩一點也沒關系。我就不經意之間就被說服而且心甘情愿地給予幫助了。這時候輪到我佩服小超和發財哥“機智”了。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