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才是一切的源頭
看到專欄后面的讀者都知道笑來老師一直很強調踐行,踐行則離不開正確概念的支持。
回頭一看,作者在開宗明義的第一篇文章里就已通過財富自由這個話題來引出概念的重要性。在作者看來準確、正確、清晰 的概念就如同黑夜中不隕的星辰、海岸邊不滅的明燈為我們指明踐行的方向。正如文中所言:
于是你再回過頭去想那些你非常想要、也努力奮斗的事,為什么總是無法靠它更近,那就是因為,你還在做無頭蒼蠅似的飛行,因為你連你要的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
無頭蒼蠅又怎么能實現財富自由呢?想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后,才有可能判斷接下來的行動是否對實現目標是否有益,甚至得到更有效果的行動方案。在這里劃個重點,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整個系列文章都是對這句話的演繹和應用。
在達到財富自由這個里程碑 之前,絕大多數人都無可避免地要出售自己的時間。
總價=單價×數量
這是一個簡單明了的公式,想在出售時間的交易中收益最大化,要么提高單價,要么售出更多商品,要是有人能同時做到這兩點,我想他達到財富自由的速度將是所有人艷羨的。有一點需要強調一下,這種交易間的比較應是相同時間范圍內的。如果不考慮時間,任何一種交易都可以通過無限長的時間積累出可觀的財富。想提高單價,就應該提升自己成為專業領域內的高精尖人物。想賣出更多商品,就應該找到一種方式,能以較低的時間成本生產出盡可能多的商品并賣給盡可能多的人。現階段作者文章里更多的是講“提升單價”,我試著多講講后面這一點。美國企業家講過一個故事:
在一個山村里,兩個年輕人帕保羅和布魯諾被村長雇傭把泉水運到村里,相應的兩個人會得到一筆報酬。布魯諾很滿意這份工作,準備換更大的水桶來增加報酬。而帕保羅并不滿足于運水的報酬,他在尋找一個輕松但能賺到更多錢的方法。 帕保羅決定修管道,把泉水引到村莊里來,他邀請布魯諾一起來修。布魯諾卻認為,建管道會拖慢他的腳步。布魯諾確信,換更大的水桶可以賺到更多的錢。于是帕保羅開始一個人修管道。第一個月他的工作進展并不明顯,布魯諾和其他村民都在嘲笑他,他們叫他“管道人帕保羅”。在這段時間里,布魯諾的報酬增加了一倍。兩年過去了,帕保羅的管道終于完成了。現在帕保羅比以前賺到了更多的錢,無論當他在睡覺還是在度假的時候,管道里的水都在源源不斷地流進村莊。只要有水從他的管道里流進來,他的收入就會隨之而來。而布魯諾由于每天都要提著沉重的大水桶,他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他能提的水也越來越少了。
類似的事情一直在發生,像state grid、china mobile這種企業的業務不就是砸錢建管道,然后維護和收費么?還有作者一版再版的暢銷書。這種掙錢方式就好像守著一只老母雞,每天把它下的蛋拿去換錢就好了。誠然像電力、通信等行業壁壘較高······所幸的是互聯網為大眾都提供了這樣的可能,即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復制出理論上無窮多的產品出售,IT行業的高收入、粉絲經濟的興起的背后莫不是基于這個事實。反觀傳統制造業,每制造一個產品都會有固定的原材料耗費、制造時間的投入,如果想同時生產更多的產品,可以。但是對不起,無論是雇傭更多的人還是采購更多的機器都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可以說IT業在成本控制上是有著巨大先天優勢的,制造業只有提高利潤,然后擴大生產通過規模效應來分攤成本,當成本和收益達到某種數學上的均衡后,自然也是可以財富自由的。盡管成本-收益曲線和IT行業比起來可能會是多項式和指數增長速度的差異,但對于絕多數人來說已經達到目的了。
誠然,數量的魔力是巨大的、行業間的差距是難以逾越的,我們更應該注重自我成長。最不濟,自我成長的人更可能賣個好價,縱不能大富大貴,衣食無憂自是不難。再次,能站在風口上,享受時代的紅利。再往上,量變產生質變,洞見未來的趨勢,提前布局。這樣看來,花了很大篇幅講解的自我成長才是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回到文章本身上來,除了財富自由、成長,還介紹了價值、選擇、耐心,這幾個概念將和后面的文章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重視價值的人更有可能選擇活在未來,活在未來的人更容易放棄部分安全感,更有耐心通過踐行實現成長。不要小看這些樸素的概念,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被忽視,后果就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知乎上有個提問剛拿到駕照的人上高速有潛在危險嗎?,提問者說“有個二十多年駕齡的老司機對我說,遵守交通法規,走好自己的道,后面的車撞你也是沒辦法的事,共勉!” ,不難想象在這個所謂老司機眼中的開車就是一人、一車和道路、交規之間的事,如果他認為開車是和某些球類運動一樣的群體性行為的話,是不大可能說出上述的話的。事實上,有人戲稱防御性駕駛(Defensive Driving)的重要理念就是把別人都當傻逼,雖是戲謔的說法,對其他行駛車輛、行人、路況以及不良氣候和即將發生的危險做預測并且合理、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確是防御性駕駛所提倡的,哪種開車方式安全是顯而易見的。
實踐是成長必不可少的環節,建立在正確概念上的實踐是我們應該倡導的。這就要求平時多思考、多總結,方能積累出足夠多清晰、準確、明確的概念,且概念間有清晰、明確、準確的聯系,成為作者眼中的聰明人。
附正文開始前部分整理的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