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

王左

? ? ? ? ? ? ? ? ? ? ? ? ? ? ? ? 一

西湖,是美的。美的那么艷瀲,那么含情脈脈。

西湖的美不僅景色秀麗,江南形勝,更多的是美在傳說。

西湖的美,美在秀氣,江南女子的裊娜;濟南的大明湖,美在端莊惠敏;南京的玄武湖,美在貴人傳情;北京的頤和園,美在尊貴雅典;東北的天池,美在純凈如仙女姐姐;昆明的滇池,美在淼淼如舞。

暖風吹的游人醉,春天的西湖,讓人溫暖讓人酥,悠哉在斷橋上,穿了春天的翠綠翠綠的絨絨的小草,把你的心,喝了點溫酒,搖搖晃晃的,好像搖船的西湖新娘,搖曳多姿的欸乃一聲,飄游在波浪起伏的湖面上,翩翩起舞。

‘六月荷花別樣紅’,柳樹長菱,夏蟬鳴聲,回恍一過,好像是在湖面上,拉起二泉映月里的悲情,恬躁的很。

平湖秋月,心曠神怡的,你靜靜的,走在蘇堤上,月光寶盒,影射出三潭印月,秋風掃落葉,蕭瑟飄落,疏朗清楚,就是自己,可以停住,可以明朗,清凈的地方。

冬天里的西湖,把自己裹在溫暖的江南里,柳樹鶯聲,也散漫在西湖天地的酒吧里,透露出,一點溫和的燈光,暖了冬天的冰涼。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 ? ? ? ? ? ? ? ? ? ? ? ? ? 二

白娘子的溫柔,在文人筆下生花妙筆馮夢龍的筆下,是白蛇娘子和法海的斗法;魯迅的筆下,是針對雷峰塔的腳下,是昏昏欲睡的國人醒了沒有;影視的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恨情仇,讓人唏噓不已,潸然淚下;戲劇的白娘子,一定是正義的化身,帶了青蛇與法海,金山寺里,水漫金山。

西湖是美的,美在動人的故事。

飛來峰,就是濟公活佛借來的,傳聞他曾經救濟過杭州一帶的瘟疫,和尚濟顛,也許是善的化身,讓老百姓,在濟公佛法無邊的世界里,可以澄清一切污濁,雖然,在杭州的時間,也許不是太長。

西湖的美,美在善良的,正義的精神寄托。

來了杭州,岳飛廟,是精忠報國的一個精神象征了,跪著秦檜夫妻的千古罪人,就是感覺發泄了百姓的怨氣。

其實很多名人,也在此青山綠水了,比如蘇小小,武松等等。

蘇東坡最有緣分,一個他把西湖的蘇堤春曉,注入了濃濃的情意和風景,不僅是文化的內涵是如此的豐厚,也注入了西湖的風景秀麗。

我相信,他在杭州任期的三年,筑堤建橋,乘舟夜游,吟詩賞月,是帶入了文人雅韻的氣質,讓西湖有了獨特的人文歷史。

公事之余,蘇東坡更喜歡縱情于西湖山水之間,寄情吟詠于詩酒之中,所以,無論是面對順境和逆境,蘇東坡先生自始至終都保持了一顆樂觀、積極的初心,將單調的生活充實化,將西湖的生活詩意化。把歌詞融入了西湖,把風骨融入了西湖的靈魂深處。寄情西湖的山山水水,增添了西湖文化厚厚的一筆。

當然白居易也是如此。在杭州刺史位上,每當良辰美景,雪月欣喜之情,帶了一點酒,彈著古琴,還會帶小蠻腰,風花雪月般的夢幻。他會邀客來家,寫詩句抒情,曾寫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現代人形容美女說櫻桃嘴、小蠻腰或楊柳腰,就是從白居易那里學過來的。

西湖的美艷絕倫,不僅僅是風景的誘人,更多的是文人在西湖里,滋養了抒情雅韻,那種飄逸,那種閑情逸致。讓人回味無窮。

? ? ? ? ? ? ? ? ? ? ? ? ? ? ? ? 三

冬夜有些暗淡,南山路邊,卻華燈初上。

斑斕的燈光,透露出溫溫的暖意,酒吧的聲音,點亮了人來人往旅行者的心跳,在寂寞如水的湖面上,細膩的,讓每個旅行者,都有些驀然,浮住了腳步,傾聽那醉人的迷離。

恰巧的感覺,好像情人的妖嬈,多姿曼窕的妖媚,讓西子捧心,多了點乖巧,多了的情懷。

沿著南山路,幽遠的是對面的珊瑚紅,布滿在整座山,遠眺看過去,那保俶塔,好像羞澀的半遮面,有些清晰的宛如倩女,那么含蓄,透露粉紅的蕾絲裙,暗影在角落里,芬蘭吐馨的。

再近一點,就是蘇堤了,一條火龍通明,橫列在湖面上,蜿蜒曲折。靈動的,想把西子騰云駕霧,也許這火紅的霓虹燈閃爍了五顏六色,卻喜歡親昵在西子湖畔,撩人心的。

湖面是暗暗的,南山路的燈光。在腳下,就是你的指引燈,把周圍的灌木,花園,俯沖了春色。梧桐樹上,桂花樹上,還有很多不知名的旁枝錯節樹枝,掛滿了迷幻的霓虹燈,鐵樹銀花的,把眼瞼的滿滿的,都是冬天的溫暖。

夜晚的南山路,一路踏著石板,一路踏著石橋,一路看著石亭。

旁邊零碎一些酒吧,商鋪,還有很多文人居住的故居,不經意的對文人墨客的遐想,曾經多少英雄路,呆在西子伴春分呀!

悠者在湖邊,多是戀人,或親昵,或拍照,或散步,情人眼里出西子,添了西湖的情調,讓西子變的更風情起來。

不時會想到斷橋相會,也許當年的許仙就是和白娘子,恩愛在西湖,情意綿綿的,羨慕不已。

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

燭光,湖光,星光,情美輝映。

歲月如歌,當走過了,當年很多人會拍照片紀念自己青春的歲月,如今,依然風情依舊。年輕的流逝,會有新的少年步行,淡妝濃抹總相宜,讓西子蕩漾,雋永不已。

? ? ? ? ? ? ? ? ? ? ? ? ? ? 四

西湖有十景。

西湖原有老十景,可基本被新十景涵蓋了。所以現在城市的變化太大,已經不在意這十景,偶然的,散步在斷橋殘雪,或者是蘇堤春曉,或者找找三潭印月,其它的,好像也沒有刻意了。

看過上個世紀的老照片,十大景色,歷歷在目,好像西湖的美,就是這景色,斷橋就是斷橋,雷峰夕照就是雷峰夕照等,特別有特征。如今,城市的集中,往往是娛樂比景色甚為吸引。也許,曾經感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句子,有悠悠然的向往。

城市的熱鬧,往往是吃喝玩樂,比較感官享受,刺激的比較激情,可激情澎湃后,都是累,留下了空空的,腦海里也不會刻意什么,可西湖如果不去看雋永的東西,歷史,景物,建筑,自然,人文,藝術等等,去揣摩了,可以讓你開闊視野,也會在孕育的文化里,會熏染旅游者的豐富。

西湖其實是一個瀉湖。

據史書記載:在秦朝時,西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也就是一個海岸邊低洼地帶。西湖南北有吳山和寶石山,當時剛好環抱著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夾角。后來泥沙淤積,逐漸變成沙洲。日積月累的,終于把吳山和寶石山的沙洲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沖積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開了,原來的海灣變成了一個內湖,西湖就由此而誕生了。

這是形成的過程,所以,在改建的白蘇堤,是為了防海潮的泛濫,那也是功德的一件造福百姓的事情。

有山,就有敬仰,有水,就有靈氣。

西湖的景色,從此有了更多的魅力,以至于遠揚中外。十景是杭州的靈魂所在,也是代表了西湖的勝景的代表。

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

這是形成于南宋時期,新西湖十景是在1985年確定: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寶石流霞。

其它景點還有保俶挺秀、長橋舊月、古塔多情、湖濱綠廊、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云松、梅塢茶景、西山薈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靈隱佛國、岳王墓廟。

不過真去刻意尋找,還是有些累的,只是喜歡那個景點就環繞一下,覺得心里輕松,愉快,開心。

旅游者,不在山水,而在心知天地的遠近。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 ? ? ? ? ? ? ? ? ? —— 白居易

十景都是圍繞在西湖周圍分布的,曾在元代錢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2007年西湖博覽會西湖十景。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于山。

環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

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

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璀璨的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云霄。

? ? ? ? ? ? ? ? ? ? ? ? ? ? ? 五

西湖最出名的,讓游客最有回味的,估計還是口味兒。

吃是國人最講究最雅興的一件事情,每到一個地方,除了先找住的,其他的就吃的。

民以食為天,國人對味蕾感受的極致,是無與倫比的。

杭州是屬于八大菜系的浙派,也是杭幫派的菜式。其小巧玲瓏,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

其實很多時候,浙江的飲食習慣,都是源于地方特點,大城市的聚融,也會帶來鄉下或者其他地區的菜色內容。

現在菜系,都已經打破了地方的區域性了,大江南北的,融匯交織,打破了世界飲食的影響,特別附近國家,比如日本、韓國料理,無論在哪一個地方,都會有這樣店面存在。你可以在最南的可以吃到最北的飲食,最西的可以吃到最東的飲食。

飲食追根溯源,就算是普通的面條,也是西域那邊傳來了一種飲食文化,西域又是歐洲那邊傳過來的。可見歷史上的飲食,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播。

如果想在杭州吃,最方便的是手機的軟件,隨意點開軟件的某一個菜,比如美團里,包括路程,菜類,價格,特點等等,沒有比這最好的飲食方式了。

最有名氣的菜,往往是名人效應。

東坡肉,最久負盛名,其色香味俱絕。一種說法,是蘇黃州引入杭州,另外蘇在杭州時興修水利,也就是蘇堤,百姓感恩,送肉給蘇東坡,他就回送東坡肉,以至于流傳千年。

東坡肉其實平常也可以做。取五花肉,切塊,

用蔥姜墊鍋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不過這慢是要訣了,烹飪要慢火,少水,多酒。可以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西湖醋魚,又稱“叔嫂傳珍”,傳說是古時嫂嫂給小叔燒過一碗加糖加醋的魚而來的。選用體態適中的草魚,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裝盤后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甜可口,略帶蟹味。

西湖龍井,卻也是中國十大茶之一,龍井是綠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稱。產在西湖山里的獅子山龍井村,這里和蝦仁做起來,卻又是一絕。龍井茶,據史料記載

“龍井茶真品,甘香如蘭,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過后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齒頰之間,此無味乃至味也”。這種淡,鮮,香,翠,純,卻是極品之味了。

久負盛名的菜肴還有宋嫂魚羹、奉化芋頭、蜜汁火方、蘭花春筍、寧式鱔絲、三絲敲魚、蝦子面筋、雙味蝤蠓等等。

如果都吃起來,肉類的,禽獸類的,草木花香,果瓜蔬菜,海鮮奇異等等,不一而足。

其實,烹飪一般講究原料講究品種和季節時令,以充分體現原料質地的柔嫩與爽脆,所用之品,無不以時令為上,遵循“四時之序”的選料原則。而我們個人真正的美食家,也是如此原則呀!

? ? ? ? ? ? ? ? ? ? ? ? ? ? ? ? 六

你若花開,蝴蝶自來。

杭州是歷史文化的城市,也許得天獨厚的一條錢塘江的龍頭,從浙西的山角落里到千島湖,一直在杭州灣,成為龍吞太平洋,這是藏龍續氣的地方,人杰地靈的。

歷史上的經濟,一直都是富裕之地。也是吳越之地的發展。也許更早的是余姚文化或者河姆渡文化的起源。得意于錢镠,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以杭州為首府,這是杭州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帝都,時為公元907年。

如果說杭州為繁榮的,卻少不了宋朝的經濟,小小一國,可以占世界的經濟大部分。加隋朝的京杭大運河,一直是這以后,作為國家的經濟大動脈。也是絲綢之路的起源點。馬可·波羅譽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

富府藏天下之人。富裕的地方,容易聚集人氣,人氣一多,也會反過來,商云匯集,更增加了杭州的風流人物。最令人羨慕的還是一些涓流才子,風流倜儻的佳話。

宋代,西湖邊有先賢堂,有吳越王錢镠、書法家褚遂良、隱士嚴光、詩人林逋等。

錢镠出語:‘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越國歷代崇信佛教,在西湖周圍興建大量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擴建靈隱寺,創建凈慈寺,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時有“東南佛國”之稱。“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屢毀屢建的保俶塔,是西湖的地標建筑。

褚遂良,“初唐四大家”之一,最能代表他楷書風格的是碑刻《雁塔圣教序》。隱士嚴光,字子陵,會稽余姚人,東漢著名隱士,隱居于杭州桐廬富春江畔,今有名勝“嚴子陵釣臺”——在杭州當過知州的范仲淹,以“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語贊嚴光高風亮節。另一位在晚年隱居富春江畔的名家,是山水畫“元四家”之首的黃公望,年近八秩開始創作長卷杰作《富春山居圖》,把傳奇留給后代。

林逋則是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杭州錢塘人,他隱居于西湖,結廬于孤山。那時“市長”范仲淹也來拜訪他,與他唱和;蘇軾,曾經贊賞林逋的詩書,更是褒揚他的人品。林逋愛梅愛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樣的詠梅詩句,當然是千古絕唱。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所以后人就稱“和靖先生”。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描摹孤山景色。白居易年過半百時得以出任杭州刺史,給西湖留下了非一般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前者是疏井浚湖,筑堤灌溉;后者是著文寫詩,歌詠西湖。

詩中充滿對西湖的摯念真愛:“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三潭印月與蘇東坡有關,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水潭而成勝境,多虧蘇軾疏浚西湖時建了三座漂亮的小石塔置于其上。

北宋著名詞人柳永,“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到了南宋,詩人楊萬里看到:“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而陸游自紹興來杭州小住,寫下了“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詩句,如此清新雋永,其實很難得——他更多的是憂憤之作,比如游西湖想起岳飛,而言“傷心六十余年事”。

岳飛,《滿江紅》壯懷激烈、浩氣長存。“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這正是讓人感慨的杭州人的“杭鐵頭”精神。

北宋杭州人沈括寫作《夢溪筆談》,成了“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夢溪筆談》里講到同時代的畢昇,通常也被認為是在杭州發明了活字版印刷術。

生于杭州清河坊祠堂巷,明朝兵部尚書、“救時宰相”于謙,是杭州人至為驕傲的民族英雄。明英宗時,瓦剌入侵,發生了“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于謙率師二十余萬,固守北京,擊退瓦剌;但英宗復辟后,以“謀逆罪”誣殺了這位民族英雄。于謙青年時代寫下《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1869年生于杭州余杭的國學大師章太炎,作為辛亥革命的元老,章太炎一生孤鯁,半世佯狂,雖經歷磨難,七次遭通緝,三次入牢獄,仍矢志不渝。

孤山南麓,西泠橋畔,1904年創立了西泠印社,百余年發展,凝聚了大批印學和書畫的名家,成就了“天下第一名社”之譽。隨便說幾個名字,都是如雷貫耳:吳昌碩、李叔同、經享頤、黃賓虹、沙孟海、趙樸初、吳作人、葉淺予、李苦禪、黃胄、王個簃、啟功、程十發、郭仲選……首任社長是藝術大師吳昌碩,后來當過社長的有沙孟海、趙樸初等,現任社長是饒宗頤。

民國之教育,從大師輩出可見其成就,杭城更是出了好多教育家,經享頤、馬寅初、竺可楨、李叔同、戴望舒、司徒雷登……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柳如是客居杭州,紅塵滾滾,烈性風骨。蘇小小,奠定了一種“紅顏基調”,低到塵埃,照樣能夠開出花來。

還有樊素,白居易的家姬,能歌善舞;琴操,北宋錢塘歌妓,文才出眾,是蘇東坡的紅顏知己;王朝云,西湖美女,詩藝流芳,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20多年,由侍女而成侍妾。

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詩人,作品豐盛,因夫妻不睦,抑郁早逝;馮小青,明朝才女詩人,嫁給儒商馮云將——成為小妾,受到妒忌,落于孤寂,“卿須憐我我憐卿”,18歲告別人世,形似黛玉,美若曇花;林天素,明代杭州西湖名妓,能詩能畫;她的好友楊云友,亦是江南名妓,“以詩書畫三絕噪于西泠”。

“千古第一才女”女詞人李清照,雖不是杭州人,但她在西湖邊生活了近20年,目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慷慨悲歌:“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紹興的“鑒湖女俠”秋瑾——女俠本色是詩人,“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她寫西湖孤山的梅花:“孤山林下三千樹,耐得寒霜是此枝。”秋瑾就義后,魂歸西湖。

《再生緣》是清代杭州女詩人陳端生的長篇彈詞,講述孟麗君的悲劇故事。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林徽因在杭城陸官巷的老宅出生,她是杭州美女加才女的最好象征。中國著名的詩人、作家、建筑學家。

江南如水,水曲柳巷,盡得風流才子,歷史是厚重的,把人間的正氣凜然,都化在了千年古都,那一份情,那一份雨,飄飄灑灑的,添福了憶人的一種關懷。

戊戌年元月十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739評論 6 53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634評論 3 41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653評論 0 377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63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35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3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15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5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00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19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04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60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5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76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37評論 1 288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17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00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