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睿特21天慢讀書群里讀的是李漁的《貧賤行樂之法》。
文章開頭是這樣的:窮人行樂之方,無他秘巧,亦止有退一步法。我以為貧,更有貧于我者;我以為賤,更有賤于我者;我以妻子為累,尚有鰥寡孤獨之民,求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我以胼胝為勞,尚有身系獄廷,荒蕪田地,求安耕鑿之生而不可得者。以此居心,則苦海盡成樂地。
群友天心月圓說:退步者,樂境自生。
非常贊同這句話。
生活賦予我們每個人的都不同,艱辛苦難,坎坷荊棘,富貴平安,順心如意,都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生里輪番出場。
富,不一定就快樂;窮,也不要時刻悲憫。誰的一生,沒有過心酸坎坷,艱難重重的時刻?
好多時候,不是沒有幸福快樂,而是我們不懂得行樂。
樂,并非全是享受物質上的豐盈才快樂,物質所能帶來的快樂只是一時。別人也可以給你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可別人能給予你的快樂也不會長久。只有懂得排除煩憂,讓自己快樂,那才是長長久久的快樂。
人的欲望永無止境。珍惜所擁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懂得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享受知足常樂,用愉悅的心身去追逐更高更遠的夢想。
曾經的自己,并不懂得“窮人行樂之法”,反而時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后來,遇見了一些人,經歷了一些事,也漸漸悟透了生活的真諦。生活,本是苦樂交集,悲歡聚合,我渺小如塵,而生命更是脆弱地不堪一擊,唯有珍惜手心里的每時每刻,減少生命中的遺憾。
發過一次朋友圈,問大家發泄煩惱的方式,有人說是吃東西,有人說是喝酒,也有人和我一樣,用睡覺的方法排憂。很多人稱贊我是“高人”,問我煩的時候怎么能睡著。告訴她們,一覺睡醒,不煩了,說明那些根本就不是煩心事兒;若是煩心事兒可以馬上解決的,那也不是事兒;還有些事情,你急別人不急,事情一時半刻解決不了,不如睡覺,醒來心平氣和,靜候別人著急,事情輕松解決。如此,甚好,不如睡覺,哈哈!
當然啦,“高人”也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那是經過千錘百煉修煉而來。現實生活中,煩心事兒天天有,但你不能天天煩啊,時光飛逝,一不小心就煩白頭了。愁也一天,樂也一天,勇敢面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世間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只有不愿意過坎兒的人。
富人行樂有道,窮人行樂亦有法。無論貧困還是富有,不樂,真的是你自己不行。
附全文:
窮人行樂之方,無他秘巧,亦止有退一步法。我以為貧,更有貧于我者;我以為賤,更有賤于我者;我以妻子為累,尚有鰥寡孤獨之民,求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我以胼胝(pian zhi 老繭)為勞,尚有身系獄廷,荒蕪田地,求安耕鑿(務農)之生而不可得者。以此居心,則苦海盡成樂地。如或向前一算,以勝己者相衡,則片刻難安,種種桎梏幽囚之境出矣。一顯者旅宿郵亭,時方溽暑(ru 盛夏),帳內多蚊,驅之不出,因憶家居時堂寬似宇,簟(dian 竹席)冷如冰,又有群姬握扇而揮,不復知其為夏,何遽(ju就)困厄至此!因懷至樂,愈覺心煩,遂致終夕不寐。一亭長(類似鄉長級別)露宿階下,為眾蚊所嚙,幾至露筋,不得已而奔走庭中,俾(bi使)四體動而弗停,則嚙人者無由廁足(插足);乃(他的)形(身體)則往來仆仆(奔走),口則贊嘆囂囂(xiao 多言),一似苦中有樂者。顯者不解,呼而訊之,謂:“汝之受困,什佰(十人為什,百人為佰,指超過百十倍)于我,我以為苦,而汝以為樂,其故維何?”亭長曰:“偶憶某年,為仇家所陷,身系獄中。維時亦當暑月,獄卒防予私逸,每夜拘攣手足,使不得動搖,時蚊蚋之繁,倍于今夕,聽其自嚙,欲稍稍規避而不能,以視今夕之奔走不息,四體得以自如者,奚啻仙凡人鬼之別乎!以昔較今,是以但見其樂,不知其苦。”顯者聽之,不覺爽然自失(茫然若失)。此即窮人行樂之秘訣也。不獨居心為然,即鑄體煉形,亦當如是。譬如夏月苦炎,明知為室廬卑小所致,偏向驕陽之下來往片時,然后步入室中,則覺暑氣漸消,不似從前酷烈;若畏其湫隘(jiao ai 低矮狹小)而投寬處納涼,及至歸來,炎蒸又加十倍矣。冬月苦冷,明知為墻垣(yuan)單薄所致,故向風雪之中行走一次,然后歸廬返舍,則覺寒威頓減,不復凜冽如初;若避此荒涼而向深居就燠(yu 暖和),及其再入,戰粟又作何狀矣。由此類推,則所謂退步者,無地不有,無人不有,想至退步,樂境自生。予為兩間(天地之間,指人間)第一困人,其能免死于憂,不枯槁于迍邅(zhun zhan處境不利)蹭蹬(ceng deng 困頓)者,皆用此法。又得管城(毛筆)一物,相伴終身,以掃千軍則不足,以除萬慮則有余。然非善作退步,即楮墨(chu mo紙與墨)亦能困人。想虞卿(戰國名士,困于魏都大梁,于是發憤著書)著書,亦用此法,我能公世,彼特秘而未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