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夕
01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除了我的父母,我最感謝大學期間的對我有影響的幾位老師。
讀大學時,一位敬重的老師曾告訴過我一句話:“任何事情不去試一試,比失敗本身更糟糕。”
正是這句話,讓我尋求到了一種嶄新的世界觀,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變得更綻放。我至今都感激著ta,畢業五年,每年的春節、中秋節、教師節等仍電話保持聯絡。
從流行微信紅包拜年以后,
就不再用”xx老師祝您xx節快樂了”
中秋發個“8.15元的祝福紅包”
教師節發個“9.10元的祝福紅包”
國慶節發個“10.1元的祝福紅包”......
有一個奇特的愛好:喜歡給老師送書。
這是那個時候表達喜歡老師的方式,真是夠獨特的。剛在北京實習的時候,有一次返校,在西單書店精心挑選好幾套書籍,裝滿了24寸箱子。重的很,上上下下的,拎的我胳膊疼,但歡喜!(平時偶爾寄個特產表達心意)
2014年4月的一天,我們系的8個老師來南京,去一所大學參觀交流。晚上約在夫子廟,下班我一路狂奔到目的地。卻怎么也找不到人,后來知道約的不是一個門。
找有名的小吃城,當時夫子廟到處都在建筑維修,好幾處圍墻環境又昏暗,繞來繞去的搞得我也記不清小吃城準確路線。(算了,不拉客觀理由了,我就是一個出門習慣右拐的資深路癡,笑話我吧,習慣了)
終于找到了,但是,營業時間到了,店關門了,當時急的想哭。我深深的意識到自己就是一個行走中的路癡。好在一條巷子里慶幸找到還不錯的一家店,點了鴨血粉絲湯還有灌湯包......
生日會選一張很有特點的賀卡,手寫祝福語。“知道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想來想去,對我來說最值錢的就是時間,于是花了6個多小時給您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記錄我們的點點滴滴......”我這次心血來潮的結果就是把老師給整哭了,感動的......想想其實好久沒寫信了。
我們不在一個城市,離得很遠又離的很近。
02
8月決定重拾寫作至今,不知不覺寫了近20篇原創文50000多字,發布了小40000字。待寫選題清單里還有7個沒寫,感覺不滿意,所以就沒有落地成文。草稿里也有幾篇文章,寫到一半暫停在那。兩篇備好的稿,一直斟酌標題,遲遲沒發。
雖然目前并沒有很多的讀者,本著對文字的熱愛和敬重。堅持“日寫但不日更”的原則,文章先過自己這關。我想一個做事認真的人,最終運氣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吧。
一個我喜歡的女神老師說:我的每篇文章她都會看,夸我寫的越來越好。語言邏輯不錯,文字走心細膩溫暖,像我本人,還不潰余力在朋友圈推薦大家關注我公眾號。
她聊到工作這么忙還有精力業余寫作,很為我驕傲,是她偶像。我想說她才是我真正的偶像,從07年喜歡她到現在,剛開始是因為她長得漂亮,后來是內在很打動我。她讓人很舒服。
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笑著說:我知道的,你一直很棒!這幾年一直關注你的成長,工作很努力很上進。希望你的生活十全十美。
還有一個文學啟蒙老師說:雖然現在我已經不能再給你什么幫助了,唯一的只能是支持了,受你鼓舞,準備撿起以前的愛好。
一個不常聯系的老師,有一天突然給我發了條消息。稱贊我像學生時代一樣溫暖、篤定、自信,ta說自己都快忘記當初的夢想了......
講真,這些老師說得這番話,我真的蠻動容。平時寫了很多給人力量的文字,突然有一天你在乎的人鼓勵你,還不止一個,很讓人感動,心里暖暖的。
03
如果你讀人物傳記,就會發現,所有激動人心的傳奇,其實都來自于一次次大膽的嘗試。人們后來之所以覺得他們偉大,只不過是因為某次嘗試剛巧迎合了社會的潛在需求。沒有嘗試,一切成功都無從談起。
開始做一件事情時,我不會總想“行還是不行”,事實上,這根本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凡認為值得去做的事,我都是先做再看,這個特點保持至今。
失敗并不意味著失去所有的機會,但不嘗試就永遠沒有機會。
判斷一個人是否年輕,不是看他的生理年齡,如果他還有嘗試的動力,他的心就是年輕的。而相反,20歲的年齡,60歲的心臟,這樣的人我們平時見得還少嗎?
生活中常常見到這樣幾種人:一種人總認為自己能力不夠,“我不行”是他的口頭禪,沒做又怎么會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呢?
一種人遇事喜歡說“等等看”,看起來像是在等待時機成熟,事實是真正的機會是大多數人所無法看到的,最美的味道只屬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機會來了,可不會告訴你,“快接住哦,我是機會!”。
一種人是怕犯錯,說好聽些是榮譽感強,但這種人顯然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即便你出了錯,天就會塌下來嗎?
在你的能力遠未達到決定一個組織的成敗時。犯點錯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不犯錯,你就無法知道如何改善自身。
試錯了,你所承受的,最多是一時的指責,可如果試成了呢。我只想告訴你,害怕嘗試就是拒絕成長。只有嘗試過,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誰,最終能成為誰。
趁著自己還年輕,擁有犯錯的勇氣和快速修正的能力,勇敢去嘗試吧。我最近遇到好幾個事都有這種心情:“好幸運,感覺自己的人生像開了掛一樣”。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現在錯的越多,以后就慢慢正確了。
毋庸置疑,嘗試需要勇氣。而優柔寡斷,是消耗是人生最大的負能量。從生命角度去看,你人生路徑上的任何一種選擇都是錯誤的,無論你怎么選,都有差錯。
如果動態地看人生,我們的生命就活在永不停息的嘗試中。不是有句話嗎,“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 。
因此,當選擇來臨,A和B,拿一個便走就是。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后的堅持,不后悔,走下去,就是對的。我最喜歡的一句詩就是: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很想借這篇文,告訴這些一直對我很好默默關注我的人說句:“我很好,我會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今天的我,已不再是當年那個青澀的小姑娘,但那個姑娘的影子其實還時時伴隨著我,從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