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媽媽群里看到網傳桂林一位孩子在解放橋上被母親訓了以后翻身跳入了正發大水的漓江中,原因是考試考不好,和家人吵架后出門,在解放橋上遇到上班的母親,被說了一頓后翻越解放橋欄桿跳入了正法洪水的漓江中。
聽到這個消息,頓感非常痛心。自從當了母親以后,只要聽到關于孩子不好的事,心里都特別不舒服。
這件事在網上傳開后,有的指責父母太過看重成績,不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的則說現在的孩子太嬌氣,心理承受能力太低。
在我看來,我認為雙方都有一定原因,但根源在父母,特別是母親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就像跳江男孩的母親,若是她平時對孩子都充滿關愛,孩子不會因為母親的一兩句話而直接跳江。
當我把這件事告訴我的母親時,她不停地嘆息,不停地說孩子好可憐,說這位孩子的家長做法不妥。孩子考不好,心情本來就很不好,這時候家里人應該多加安慰,可是家長不但不安慰反而更加指責,更不應該的是孩子的母親也指責孩子。最后,媽媽說了一句: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懂自己,來這世上有什么用呢?
這是我農民母親說的話,她沒上過幾天學,她尚且懂得孩子難過的時候最需要理解和安慰,可為何這位孩子的母親就不懂呢?看這位母親穿得挺時尚,應該家庭條件不錯,估計孩子在家享受的物質關心不少,但享受的精神關愛估計很少。
我一直難以忘記當年我高考成績出來的時候的情景。出成績的那天天一亮就出門了,因為要到縣里查成績。出門前父母一再叮囑我,無論考得怎樣,記住千萬不要想不開,也不要到哪里去,查完成績就回家,萬一考不好,還可以再考。因為出門前父母就表明了無論考好考不好都不會怪我,加上平時他們都很關心我,我知道他們在擔心我。于是查完成績盡管考得并不理想,心情很不好,我還是第一時間就回家了,那時候離家遠,沒有電話,我不忍心讓父母擔心太久。
這是我高考時候的情況。我想,父母對孩子的愛和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相互的。若是父母愛孩子,孩子也同樣會愛父母。若是孩子不懂得愛父母,肯定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若是跳江男孩的父母平時對他都很關心,相信他的內心是感受得到的,有父母的關愛他的安全感是十足的。和父母吵架他再生氣,他也不會選擇這種毀滅性的傷害,因為他會擔心愛他的父母擔心他的安危。
而實際上,在爭吵中,他選擇了在自己的母親面前跳江,顯然,他已經絕望了。他最后的一絲希望被他的母親拉斷?;蛟S他出走是想讓他自己一個人靜一靜,卻不想撞見了母親,母親不但沒有安慰,還說了更刺激的話。或許在冷靜的情況下,他不會選擇這種方式來抗議,但是他已經處在了崩潰的邊緣,他內心里渴望自己被拯救,可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直至破滅。
每一位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來自生他養他的母親,若是自己的母親都不認可自己,那人生還有什么可戀的?這或許就是那位男孩跳江的真正原因吧。
希望每一對父母,每一位母親,都用心去理解和接納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害怕什么不害怕什么。只有母親,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最了解,因為孩子是母親自己身上的一塊肉。若是母親都不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孩子,那么在這個世界上,這個孩子的內心永遠都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