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的堅持,我的讀與寫

人生無限可能

文/逆旅飛揚

我的語文成績一直不太好,可能是我比較懶,學語文就是要認真、勤勞和用心,學習它需要日積月累。

讀小學五年級時,記得有一次期中考試,我的數學考了100分,全班唯一的一個滿分,而語文僅僅76分,80分都沒有,綜合排名直接跌落前十以外。

班主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拿我當反面教材,告誡同學們不要偏科,認認真真的學好每一門課。她還說,等你們上初中、高中了,偏科會嚴重影響你們的擇校,甚至前途。我們當時聽不懂,不以為然。

而我,深受打擊,雖然老師沒有批評我,但拿我說事,還是刺激到我幼小的心靈。后來,當我再次數學唯一滿分時,我甚至都高興不起來。

那個時候,讀六年級,有升學壓力,老師讓我們課外互相補習,并且給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進前十。老師說,你不笨,只需要用點心就好。小學時候,老師的話就是圣旨,嚴重執行。

我和另兩個同學,每天一起寫作業,幫她們檢查,指導她們改錯,與此同時,我也進步很快。小升初時,我以全鎮第二名的成績如愿進了前十,比第一名少了0.5分。

上了初中,別有一片天地,我依然懶。上課時聽完課,下課就是看閑書,作業能做完,但從不溫書。

我看的書很雜,能借到的都看,當然,在那小鎮上,能借到的很有限。除了作文書,多數是雜志,上面有武俠、神話、鬼狐、散文等,幾乎全是中短篇。沒有言情,唯一的一本瓊瑤小說,僅僅翻了個封面,就被老師當場逮到沒收。

那個年代,流行摘抄,每個同學都有那么一兩本,其中一本是抄歌詞,然后就是抄優美的句子。摘抄本上貼上明星相片,畫上些花花草草,珍惜得不要不要的。我很喜歡抄那些美麗的句子,課外除了看,就是抄,抄完了反復的欣賞。

那些武俠、神話、鬼狐的雜志,多是中篇,現在已經想不起那書到底是怎么弄來的,就記得當時很著迷。看完了,我還在宿舍講給同學聽。

我從初一開始住校,有一段時間,熄了燈,每晚都躺在床上講那些鬼怪的故事,同學既想聽又怕聽,多數時候都是抱著被子讓我講完。

這樣下來,初一下學期開始,我的作文居然越寫越好,常常被老師當范文讀給同學們聽。所以整個初中,我的語文成績,因為作文,不再那么難看。

初中畢業以后,我16歲,種種原因,沒能繼續上學。有一段時間,在家閑著,無意中弄到幾部長篇,那是我第一次看長篇。看了以后,印象深刻的是《白鹿原》和《荊棘鳥》。

《白鹿原》看不懂,理解不了,所以印象深。

《荊棘鳥》很喜歡,喜歡他們不顧一切的愛情,雖然那時,我還未體會到情為何物。梅吉在我心里,對我而言,是惺惺相惜,從她那里,我第一次思考和苦惱命運這東西。那是我離開學校的第二年,無所事事的窩在家里。

再后來,我出門打工,做過很多最底層的工作。工資低,圈子小,眼界狹窄,沒有刻意的去買書看書。常常是在無意中逛到舊書攤,隨手翻到一本書,覺得有趣便買來看,有時是舊書,有時是盜版,每本從來不超過10元。

這期間,我最愛的一本書,是三毛全集,很厚的一本,盜版,花十元買的。我至今還保存著這本。

我反復的看,羨慕和向往三毛的流浪生活,癡迷三毛的文字,感動他們的愛情。

荷西去世以后的點點滴滴,我經常看著看著便默默流淚。我喜歡個性鮮明的三毛,喜歡大胡子可愛癡情的荷西,甚至期望自己也有像荷西那樣的另一半。

還有,那些年,《讀者》雜志買得挺多,得閑時,幾乎每月去買。經常反復的翻看。有些故事很溫情,有些說得很有道理,有些讓我漲知識……

除了看,就是寫。

最開始是跟還在上學的同學寫信,還有筆友,那個年代很多人交過筆友。有人說我擅長寫信,簡簡單單的事我會寫得很有趣,洋洋灑灑的,寫很多。

我的那個筆友,文筆不錯,每次的信長篇大論,感情飽滿。我是在某次聽收音機時,記下他的地址,然后開始書信往來的。我們的信,通常是交流生活,惆悵未來。

有一回,鄰居幫忙送信過來,悄悄的跟我媽一起拆來看,以為是情書,看完以后還給我,我還嘲笑我媽,讓她失望了。再后來,沒有來由的,斷了聯系。

初三時,我在重點班,畢業以后,我的大多數同學繼續讀書,有讀中專的,讀高中的,還有讀藝術學校的。像我這樣的,極少。

大家剛分開,初入新的生活,尚未適應,想說的東西特別多,因此那兩年,書信往來頻繁。他們穩定,我四處游蕩,地址常常換。

大概過了兩年多,我的那些同學,要么中專之后大專,要么高考后大學,各走各的路,然后就漸漸淡了。分水嶺是那年的高三,我換了地址,寄出的所有信杳無音訊,石沉大海。很多年以后才知道,為了讓他們安心高考,學校直接沒收了所有的寄給高三班級的信件。

不寫信以后,我寫得最多的,是日記。休息的時候,沒在看書,就在記日記。像流水帳一樣的日記,記了一本又一本。有時是今天天氣怎樣,有時是下雨天的小心思,有時是感嘆生活的苦,還有重復的反思和鼓勵自己……

2005年,經歷了若干年的打工生活,嘗盡酸甜苦辣、人情冷暖,我突然開竅,想要改命,為自己好好的活一回。我堅定的參加了自學考試,開啟了人生的又一個篇章,這一堅持,就是十年。那個時候,我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工作。

十年之后的2016年初,生下二寶,尚在月子里,我去領了本科畢業證書,結束了我的這個十年。

(前不久,這一段經歷,我以我參加自學考試的時間為線,以工廠里的生活、工友們的故事為景,嘗試寫我的第一個連載《流水線上的人生》,以此紀念那段歲月,勉勵未來繼續前行。)

開始自學考試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不看閑書,不記日記,全部休息時間,花在學習考試上。

我選的自考專業是新聞學,必修課有《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評論》等,這使得我有幸接觸到一些優秀的作品,寫了按要求的作文。

去年年初,我放棄多年的工作,成了帶著兩個寶寶的全職媽媽。渾渾噩噩大半年以后,除了帶娃,生活大片空白。我的兩個寶寶很可愛,我擔心她們長得太快,我來不及記住她們的童真,她們就已長大。

然后有一天,我跟王先森說,我想寫下來。王先森當然支持,我的所有想法,他都口頭支持。我一方面想記錄孩子的童年,更重要, 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么,我應該在帶娃的同時,有點自己的堅持。

摸索一段時間之后,我開了微信公眾號,開始寫。但是,想起來容易,行動起來真是困難。我除了寫她們的對話,寫她們的日常,原原本本的寫,其它什么都寫不出來。最初的幾篇,少的一句對話,不超過二十個字,多的幾個對話,不超過一百字。

堅持了半個多月以后,我開始打退堂鼓,覺得這樣寫沒意思。

這期間,我加了一些微信公眾號,看上面的文章,學習排版。我看到有些文章下面,會注明簡書作者,簡書是個什么?我覺得應該是高大上的東東,但就少了點好奇心,沒去深究。

我的公眾號從開始的每日一更,到后面幾個月一更。但在微信公眾號上看美文的習慣卻養成,然后也了解到一些優秀的微信公眾號,當然也讀了更多簡書作者的文。

大約幾個月之后,終于有一天,不知道是哪位作者,勾起我的強烈好奇心,指引我深究簡書,并入了這個坑。

那時我對自己的寫,已經不抱什么希望了,覺得自己讀書少,這輩子也寫不出什么東西了。所以我在簡書上純粹的逛,看著別人的故事,勵志的、雞湯的、心情的……

逛著逛著,我蠢蠢欲動,又開始想寫、想學習。簡書上那么多優秀的作者,他們并不是一開始就優秀,是在堅持中變得優秀。

可能我再怎么堅持,也追不上他們的優秀,但若干年之后,肯定比現在的自己優秀,這樣就足夠了。

從去年到今年,看了一些書,寫了幾篇文,已經比初入簡書時,寫起來順手很多了。所以,堅持就好,其它的,留給時間。

最后,感謝簡書平臺,讓我這樣一個普通平凡的人,也有可以發揮的空間。

~完~


連載? 流水線上的人生? 歡迎點贊拍磚!


無戒訓練營21天打卡? 第4天? 逆旅飛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