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得了? 我的人生可是只有一次啊!

1

《奇葩說》5月27日那一集,論題是“剩男剩女找對象,該差不多得了嗎”。話題很敏感,大家說的也很走心,特別是漸彪,感覺他雙眼飽含著淚水,真誠極了,講一個40歲未婚男人的堅持。

他說他之所以還在堅持,是因為不想推翻對自己的認知,是因為還對生活有著憧憬

我是嘬著啤酒看完了這一期,結束后起了一身紅疹子,也不知道是什么過敏。

今天和老友聊到這一茬,她說其實婚姻應該是一個選擇,不是人生的must

節目里泉靈結辯的時候講,“即便是幸福的婚姻,也會有日常瑣事,當你想把對方一腳踹開的時候,能讓你放棄這個念頭,咬咬牙堅持和這個人走下去的那份不舍,這叫愛”。

這份愛不能差不多。


2

其實社會發展到今天,婚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難道還是為了天長地久,相濡以沫。不,在我看來就是為了生殖。

從前,社會資源匱乏,女性地位不高,很難獨立生存,因為要面臨經濟壓力,還有更可怕的道德評判。

在那個大環境下,打光棍是要被嘲笑的,大齡未婚女性不是作風不正就是腦子有病,離婚是要被指指點點的,單親媽媽那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未婚先孕的必須都是真勇士。

現在女性經濟越來越獨立,社會地位也一天比一天高。很多人都可以把自己照顧的很好,過上令自己滿足的物質生活。但是只有生孩子這件事,是一個人很難完成的。

所以既然這樣,那么作為一個人,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不一定是婚姻,而是陪伴。這種陪伴可以來自于人,來自于動物,甚至來自于物件,重點是自如和滿足。

當然,人比較理想,因為可以交流。但個人情況不一樣,只要我能自我滿足,彌補心理的小缺失,哪怕陪著你的是個罐頭,那又怎樣。


3

也不知道是受了誰的影響,從小我就覺得,最理想的愛情狀態是兩人相守在一起,不用結婚

很簡單,在我看來這樣的兩個人是因為純粹的愛情在一起,而不是抱著某種目的。如果彼此還依舊相互吸引,就在一起,如果有一天我失去了讓你愛的理由,那么你可以離開。同樣的,如果我不再愛你,我也會走開。

然后很不幸,我長大了。突然間,大人開始告訴你,要結婚啦,要領證啦。身邊的人也開始陸續組成了一個個家庭。可是我怎么覺得自己還依舊是個寶寶呢,你們確定要這樣?我好像不是很確定?這樣真的好嗎?為什么呢?

《奇葩說》里提到了一個觀點,說大多數人結婚其實是因為被逼的,是為了滿足別人。

沒錯,所以結婚就變成了一件急功近利的事。就像老羅說的,“這就是一件事,一件在我人生中必須發生的事”。

愛情?那是小朋友的幻想,幼稚!我們說的是結婚,誰跟你談愛情,滾。

所以,為了完成這件事,物質條件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條件,大部分過來人都會和你說,盡可能找個物質條件好的,這才是婚姻牢固的基礎。因此,車子、房子、存款、收入還有事業發展,成為了大多數人擇偶的重要標準。

然后很多人照做了,也成功了,心滿意足的結婚了。接下來我們就有了這樣的離婚率↓↓↓


4

這是怎么了,說好的婚姻牢固呢?該有的都有了啊!所以,我們還是錯了,對嗎?

這么多人,抱著美好的希望和期許,下定決心,步入婚姻,其實很多都是因為差不多和得了吧,不是嗎?生活狠狠的教育了我們。

也許那個人可以差不多,但我們怎么甘心自己的人生也變成差不多?

于是,我們漸漸發現有些堅持沒辦法放棄,有些事情它真的過不去,在心里越積越大,越怨越深。

我們心里的那點小渴望,那點不滿足,總是無時無刻的提醒著自己,難道真的就這樣了嗎?

我的人生可是只有一次啊!


5

現在的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Life is hard”。

生活是瑣碎,也是磨人的。然而我希望,支撐你在婚姻中堅持走到最后的,是對另一半的愛和不舍,而不是對自己的無奈和對社會的恐懼。

所以,請對自己好一點,記得在滿足別人之前,先滿足你自己!

比個大大的心給你?



首發于公眾號:非非凡(art_simple)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