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經歷苦難,我們都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感觸很深,這是思思大王說的,他的那本《寂寞是毒,也是解藥》,我讀了兩遍,愛不釋手。
如果生活太容易的話,我們就會很輕松,那樣的話我們是學不到東西的,因此,越是在艱難的環境中,越能夠磨煉一個人的意志。
所以我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都樂于接受,從不抱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每件事都有它發生的理由,我一直堅信。
我在輔導班兼職,六年級的學生喜歡聽故事,我就去了解《三國》的知識,進而講述,正巧我也不了解,因此通過這個過程我也熟悉了歷史。
在講課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和學生談人生,聊感悟,說人生哲理,我一直在準備著一篇有關夢想的主題演講。
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事當時不覺得有什么,或是怎么樣,但是過一段時間,你再回過頭來看的話,你會發現當時的決定是如此正確。
提到了《三國》,那就提一個問題。
才剛剛看起《三國》,曹操的野心果然很大,屈身侍賊才能殺賊,大臣們并不理解他,直到他刺殺董卓而逃,亂世出英雄,曹操就是一個英雄。
我非常不理解的是,當曹操和陳公臺錯殺了呂伯奢的仆人一家的時候,為什么不和呂伯奢去說明,要殺要剮痛快點,而要再錯殺一個好人呢?
或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或許他認為呂伯奢不會原諒他,做這一切沒有意義。不得而知。以至于后來,他說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我在想,他當時到底是什么樣的心情能說出這樣的話。
也許在一條黢黑黢黑的路上走著,只他獨自一人,背影漸行漸遠,依舊頑強不屈的性格,一副傲骨顯而易見。
寫作訓練? ? 15th? ? 多了解了解歷史總是好的,豐富知識,提高思想的深度。
每一天都應是生命中最年輕的一天。